在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期间,松下电器(中国)总裁赵炳弟接受了专访。他表示,中国市场不仅是松下全球业务的重要平台,更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训练场”。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松下控股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已有40余年。从最初提供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电产品,到如今覆盖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物流等多个领域,松下见证了中国市场的快速发展。赵炳弟指出,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成本意识以及产业竞争力,迫使企业不断创新,以提升自身竞争力。
近年来,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持续改善,但竞争也愈发激烈。赵炳弟表示,松下通过本土化战略,将更多决策权下放至中国团队,以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挑战。他强调,中国市场不仅是制造中心,更是创新中心,松下希望将在中国积累的竞争力推广至东南亚等全球市场。
在投资领域,松下围绕健康智能居住空间、新能源、新材料及智能制造等方向,不断寻找新机遇。过去几年,松下在中国投产或扩容了约20个新项目,涉及人工智能、数据中心等领域。赵炳弟透露,公司在广东、上海和江苏等地的新投资,旨在抓住新一轮发展机会。
谈及从传统家电向康养等领域的跨界转型,赵炳弟表示,松下在康养领域拥有丰富经验,尤其是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中国在这一领域潜力巨大,松下希望将日本积累的技术和方案引入中国市场,提供全年龄段的解决方案。
中日经贸合作的互补性也是访谈焦点之一。赵炳弟认为,两国地理接近、文化相通,合作层次广泛。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松下在中国加大产业投入,利用完备的产业链体系,与6000多家本土供应链伙伴共同提升竞争力。同时,公司推进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本土化,以更好地适应中国市场。
对于中国促消费政策,如家电以旧换新,赵炳弟给予积极评价。他表示,松下在家电、住空间等领域的业务受益于这些政策,认为政策及时有效。中国通过投洽会、进博会等平台释放开放信号,增强了跨国企业的信心。
面对国内家电行业的激烈竞争和存量市场挑战,赵炳弟认为,企业需通过创新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寻求有序竞争与合作。他指出,松下与许多本土企业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应对市场挑战。随着中国消费者需求从基本生活转向精神与物质双重满足,松下希望与本土企业加强互动,推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