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宇树冲刺IPO:500亿估值背后,能否跨越技术门槛站稳千亿赛道?

   时间:2025-09-10 19:10:38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资本市场与科技圈的双重聚焦下,机器人行业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资本化浪潮。2025年,随着智元机器人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方式斥资21亿元收购上纬新材63.62%股份,借壳上市的案例引发行业震动,上纬新材股价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超330%。这一动作不仅点燃了资本市场对机器人赛道的热情,更让极智嘉、博雷顿等已上市企业,以及卧安机器人、斯坦德机器人等赴港递表的企业成为焦点。在这场资本竞赛中,宇树科技的动向尤为引人关注。

宇树科技的上市进程在2025年夏季进入快车道。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该公司已在浙江证监局完成辅导备案,并披露上市辅导报告。9月2日,宇树科技通过社交媒体明确,预计于2025年10月至12月提交上市申请。这一时间节点与行业资本化高潮高度契合,但关于其估值的讨论却充满争议。此前有知情人士透露,宇树科技计划IPO寻求500亿元估值,但公司负责人随即否认,称“未讨论过估值事宜”。尽管如此,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透露的财务数据——2024年营收突破10亿元且连续五年盈利——仍彰显其作为科技明星的资本吸引力。

然而,资本市场的追捧难掩行业深层挑战。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核心载体,其技术路径尚未收敛。王兴兴在2025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直言,当前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架构存在数据质量不足、训练成本高企等问题,即使结合强化学习(RL),仍难以实现通用性任务突破。这一观点与谷歌DeepMind等机构的技术路线形成鲜明对比,后者正通过VLA+RL框架探索规模化应用可能。

商业化场景的局限性进一步加剧行业焦虑。目前,人形机器人主要应用于工业场景的低价值任务,如优必选Walker S在蔚来基地的门锁检查、亚马逊仓储的拣选作业等,均处于试点阶段。非工业场景中,宇树科技2024年营收结构显示,其人形机器人100%用于科研与消费领域,而四足机器人仍占65%份额。这种“两条腿走路”的策略,实则暴露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的模糊性。

宇树科技的盈利密码藏在四足机器人市场。其Go2、G1系列以9997元起售价颠覆行业,仅为波士顿动力Spot价格的1/53。2023年,宇树四足机器人全球市占率达70%,海外销售占比50%,覆盖欧美与东南亚。科研与教育市场的高附加值特性进一步放大其优势——不带外设的Go2-EDU标准版高校采购价在7.6万至8.8万元之间,毛利率远超消费级产品。但四足机器人的天花板已隐约可见,人形机器人领域的竞争才是终极战场。

在AI模型研发层面,宇树科技与智元机器人等对手的差距逐渐显现。宇树当前以统一控制算法+强化学习为主,动作精准但任务泛化能力有限;而智元聚焦大模型驱动的任务泛化,并在“模型+机器人本体耦合”上投入重金。研发支出数据更具说服力:智元年投入大模型研发近4亿至5亿元,宇树过去三年总研发支出约3.5亿元,其中80%用于硬件,算法投入不足20%。若要追赶,宇树需在未来三年额外投入10亿至15亿元,这几乎相当于其过去五年累计利润。

行业泡沫的隐忧与老龄化带来的机遇形成鲜明对比。IT桔子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领域融资286笔,总额270亿元,同比暴增138%。但啸虎基金朱啸虎指出,当前技术成熟度低、商业化回报周期长,主要客户仍为科研院所。然而,国际劳工组织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缺2.85亿劳动力,中国2035年60岁以上老人超4亿,制造业每年缩水800万劳动力。机械维修、精密装配等需要“人类姿态+空间理解”的技能型岗位,成为人形机器人必须攻克的“最后一公里”。

面对技术瓶颈与资本压力,行业分化出两条路径:以宇树科技、优必选、智元机器人为代表的“整机派”,坚持人形机器人终极形态,通过融资、研发、量产一步到位;另一派则选择“碎片化”策略,将机器人技术解耦为模块。例如,灵心巧手专注灵巧手研发,其Linker Hand系列占据全球高自由度灵巧手市场80%份额;优艾智合将机器人“眼睛”与“雷达”抽离为手持设备,使工业巡检部署效率提升80%。这种“迂回”策略通过授权算法与系统优先实现现金流,绕开了人形机器人的技术大山。

特斯拉Optimus的最新进展为行业注入强心剂。其官方视频显示,Optimus已能完成递送爆米花、比剪刀手等复杂交互,马斯克的“网红效应”持续牵引资本市场想象。对宇树科技而言,IPO的核心目标已非单纯融资,而是通过资本力量补齐大模型与智能决策短板,从“硬件驱动”升级为“硬件+智能一体化平台”。这场转型涉及大模型、算力芯片乃至神经科学等基础领域,若无法掌握核心技术,宇树可能沦为“运动算法组装厂”,市场价值大打折扣。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