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名为《奶奶》的像素游戏,近日让任天堂Game Boy这款经典设备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这款由武汉90后开发者周一忱独立创作的作品,凭借5分钟通关时长和朴素的情感表达,让无数玩家在屏幕前泪流满面。
游戏画面采用Game Boy特有的黑白像素风格,玩家需要完成一系列日常任务:为跌倒受伤的奶奶准备三餐、购买汽水、推轮椅散步、夜间擦洗身体。每个场景通过简单的"是/否"选项触发,重复数十次后,游戏会以奶奶的感谢作为结局铺垫——最终,老人化作白鹤消失在画面中,这个结局源自开发者去年9月的一个梦境。
周一忱在接受采访时透露,创作灵感源于2024年3月奶奶摔倒后的亲身照护经历。这位留学归来的艺术创作者,将7个月与奶奶同住的时光转化为游戏代码。"推奶奶经过她曾经工作的地方,看她与老友交谈,这些场景让我觉得所有付出都值得。"他特别提到,奶奶独立坚强的性格与微笑的面容,成为贯穿游戏始终的情感基调。
游戏开发过程中,周一忱刻意保留了童年记忆中的Game Boy像素美学。"这种抽象的颗粒感能唤起深层情感共鸣",他解释道。当玩家操纵角色走到浴室镜子前,屏幕上会出现开发者面无表情的自画像,下方标注着创作时的心境——这种打破第四面墙的设计,让私人记忆升华为集体情感体验。
起初不愿公开作品的周一忱,在看到网友留言后改变了想法。"很多失去亲人的人从中获得慰藉",这促使他决定在Itch.io平台免费发布游戏,并计划推出实体卡带。对于是否活成奶奶期望的模样,这位与女友共同经营艺术设计工作室的创作者坦言:"离事业有成还很远,现在只是努力让自己不那么糟糕。"
在虚拟与现实的交织中,游戏通过浴室镜面的自我凝视,完成了两代人的隔空对话。当玩家看到像素构成的开发者面容时,或许也在镜中照见了自己与亲人的记忆倒影——这种超越技术层面的情感传递,正是《奶奶》引发集体共鸣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