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千年驿站焕新颜:霍尔果斯“智慧通关”加速丝路贸易新征程

   时间:2025-09-10 18:00:17 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霍尔果斯市,自古以来便是连接中亚的重要枢纽。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丝路驿站”,自隋唐时期便成为商队往返中亚的必经之地,1881年正式设立为通商口岸后,更逐步发展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货物集散与商贸中心。

近年来,霍尔果斯口岸通过制度创新与智慧化建设,彻底打破了传统通关模式的瓶颈。据霍尔果斯经济开发区口岸管理局介绍,当地推出的“公路口岸+属地直通”模式,将出口环节手续从12项精简至4项,进口环节从9项压缩至4项。针对商品车出口的时效需求,口岸创新实施“7×24小时通关”与“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全天候响应”机制,企业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提前申报后,货车抵达海关查验场时,智慧卡口系统自动识别车辆信息,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实现“零等待”通行。

在公路口岸现场,贴有专属二维码的商品车与货车有序驶入智能卡口,系统在30秒内完成车辆信息核验与数据比对。这种“无感通关”模式不仅提升了货物周转效率,也大幅降低了企业物流成本。据统计,改革后货车滞留口岸的时间从数天缩短至数小时,企业运营成本显著下降。

旅客通关流程同样迎来智能化升级。霍尔果斯出入境边防检查站引入的两台入境自动填卡机,彻底改变了传统手填入境卡的方式。旅客只需将护照放置在自助设备上,系统即可自动生成并打印入境卡,单人次操作时间从数分钟压缩至30秒。这一改变极大缓解了入境高峰期的排队压力,提升了旅客通关体验。

铁路口岸的变革同样令人瞩目。2025年5月,乌鲁木齐海关与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联合启动的“智慧铁路口岸+属地快速通关”改革,在霍尔果斯铁路口岸落地实施。通过单证智慧申报、海关智能检查、关铁信息共享三大核心技术,进口货物口岸通行时间从2至3天压缩至16小时内,降幅达70%;属地出口货物作业时间从6小时缩短至1小时,降幅达80%。

在铁路口岸场站,满载光伏组件、电子产品等货物的中欧班列正有序装卸。依托“智能场站系统+海关‘云眼’监管平台”,列车驶入口岸时,系统自动核验舱单数据,“云眼”平台通过非侵入式查验技术完成货物核验,结合“铁路快通”模式,全程通关时间压缩30%。货运司机王瑞感慨:“过去抱着纸质单据跑窗口,现在通过手机APP预约,车辆到场后‘一站式’通关系统自动放行,几秒钟就能完成。”

数据显示,自2016年首趟中欧(中亚)班列从霍尔果斯开出以来,口岸班列通行量呈现爆发式增长。年通行量从2016年的不足400列跃升至2024年的8730列,单日进出境班列从最初的2至3列增至27列以上,搭载货物从单一的服装鞋靴扩展至200多种品类,辐射区域从最初的中亚两国三城,扩展至18个国家、46座城市和地区。

从千年驿站到智慧口岸,霍尔果斯的蜕变印证了“一带一路”倡议下,传统贸易枢纽通过创新驱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可能。随着智慧口岸建设的持续推进,这座丝路古城正以更开放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跨境贸易的崭新篇章。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