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一批2025年第三批旅游市场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涉及变相强迫购物、虚构补贴、非法经营等多项严重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此次通报的16起案例覆盖全国多个省份,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因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及相关条例受到行政处罚,部分旅行社被吊销业务经营许可证。
在贵州,盛世优途旅行社以“非遗博物馆”为名,将26名游客诱导至购物店消费。该旅行社因违反《旅游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被贵阳市文旅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吊销许可证,其经理及法定代表人各被罚没2万元。类似手段在南京鸿途运国际旅行社身上重现,该社通过微信招徕25名游客时隐瞒购物行程,最终被处以20万元罚款,许可证遭吊销,法定代表人倪某某被罚3.4万元。
虚构宣传成为另一大乱象。卓越国际旅行社中南分公司以“文旅补贴”为噱头推广港澳游,实际住宿、餐饮与承诺严重不符,被深圳市龙华区文旅局罚没1.1979万元,业务负责人李某被罚2000元。张家界优道旅行社则通过转交游客至其他公司,在合同中暗藏购物行程,被张家界市永定区文旅局罚款1万元,负责人帅某被罚2000元。
非法网络招徕问题突出。湖南龙恒国际旅行社通过社交平台收取“人头费”转交游客,与江西游江南旅行社合作时行程货不对板,被张家界市永定区文旅局罚没1.5万元并停业整顿5日,法定代表人赵某某及工作人员张某某各被罚1000元。涉案个人蔡某某、田某某、钟某某因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分别被罚1万至1.1万元。张家界蜀道行文化传媒公司在无证情况下招徕游客并收取“人头费”,被罚没2万元,法定代表人符某某被罚2000元。
导游强迫购物现象屡禁不止。云南众御荇景国际旅行社以800元/人的低价将游客转交北京恒鹏国际旅行社,后者委派导游高某在购物店言语威胁游客消费。昆明市文旅局吊销了云南众御荇景的许可证,并对高某作出吊销导游证的处罚。云南漫天星国际旅行社未经游客同意转交游客,导游陆某某在大巴车上强迫购买翡翠,该社被吊销许可证,陆某某被罚5000元。
负团费“对赌”模式引发严重后果。任您游国际旅行社通过“先旅游后付款”方式接受游客,因购物未达预期与上游发生争执,导致游客滞留。该社被昆明市文旅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乐某被罚没2000元。湖南途顺国际旅行社以780元/人低价招徕游客并收取“人头费”,被张家界市永定区文旅局罚没5万元并停业整顿30日,法定代表人覃某被罚3000元。其合作方四川省中国国际旅行社成华六分社支付“买团费”并从购物店获取回扣,被成都市文旅局罚没8万元并停业整顿30日,负责人赵某被罚4000元,导游高某某被罚3000元并暂扣导游证7日。
无证导游与非法经营交织问题严重。贵州领行旅行社委派无证人员彭某、谭某某带团,彭某擅自安排购物,该社被安顺市文旅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吊销许可证,工作人员张某被罚没3万元,彭某、谭某某各被罚没1000元。上海珂璐纳实业有限公司在无证情况下组织91名游客赴越南旅游并安排购物,被上海市普陀区文旅局罚没6万元,法定代表人柳某某被罚6000元。
资质买卖与“甩团”事件危害游客安全。刘某某借用菏泽齐鲁旅行社、山东悦徒国际旅行社资质招徕28名游客,因未支付大巴费用导致游客被“甩团”在高速服务区。菏泽市文旅局对齐鲁旅行社罚没1.1万元并停业整顿30日,工作人员陈某某被罚3000元;日照市东港区对刘某某罚没3.0962万元;东营市文旅局对山东悦徒旅行社罚没1.11万元并停业整顿30日,法定代表人刘某某被罚2500元,对东营市记忆之旅旅行社罚没6700元,工作人员丁某被罚2000元;济宁市兖州区对山水国际旅行社罚没6400元,工作人员牛某被罚2000元。
文旅部强调,将持续严打旅游市场违法违规行为,重点整治导游乱象、强制消费等突出问题,切实保障游客合法权益。此次通报的案例为行业敲响警钟,旅游企业及从业人员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杜绝侵害游客权益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