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资产在全球资本市场上持续引发关注,中概股与港股同步走强,成为市场焦点。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作为衡量中概股表现的核心指标,截至9月9日收盘报8230.86点,单日涨幅达1.48%,距离年内高点仅一步之遥。从更长周期观察,该指数年内累计涨幅已接近20%,目前处于过去三年半的相对高位,正面临突破阻力位的关键节点。
港股市场同样表现亮眼。恒生指数自9月以来连续反弹,成功突破26000点整数关口,恒生科技指数月内累计涨幅超过4%,相当于8月全月涨幅。若这一势头延续,该指数有望创下自2月以来的最佳月度表现。招商证券国际在最新研报中指出,港股互联网巨头盈利压力已在4月后被市场充分消化,近期财报披露或成为“利空出尽”的转折点,建议重点关注恒生科技指数的补涨机会。
机构分析认为,当前市场环境对小盘成长股风格较为有利。除传统互联网和AI赛道外,人形机器人、自动驾驶、锂电池等新兴领域正成为资金挖掘的重点方向。这种结构性机会的出现,既源于中国科技产业景气度的持续提升,也与全球资本流动格局的变化密切相关。
美元走势的转折成为影响资产配置的关键变量。9月9日,美元指数一度跌至97.39,创下7月24日以来新低。在美国就业数据疲软等因素推动下,市场已完全定价美联储将于9月重启降息周期。机构普遍预期,若降息政策落地,全球大类资产将迎来新一轮格局调整,非美资产吸引力有望显著提升。
中银证券分析指出,在美元进入下行通道的背景下,非美权益资产相对优势将进一步扩大。以A股、港股为代表的中国资产,可能成为本轮全球资产再平衡的核心受益者。具体到港股市场,短期将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转向与国内盈利拐点的双重催化,稀缺科技资产及高股息国企有望成为主要配置方向。
科技产业的持续升温为市场注入活力。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机器人等前沿领域不仅支撑了港股近期的反弹行情,更可能孕育结构性的长期增长机会。在弱美元周期带来的流动性改善预期下,这些赛道正吸引越来越多国际资本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