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近日再现“神操作”,同花顺实际控制人易峥的减持计划上演了一出“三天反转”的戏码。9月5日,公司公告披露易峥拟减持68.4万股,按当日收盘价计算,套现金额可达2.47亿元。这一消息瞬间引发市场热议,但更令人咋舌的是其减持理由——“让渡市场参与机会,释放流动性,激活市场活力”。
“让渡机会”的表述迅速成为网络热词。有投资者调侃:“这不就是‘我卖股你接盘,还说我为市场做贡献’?”更有网友直言:“套现就套现,非要包装成慈善行为,这波操作让人无语。”数据显示,同花顺上半年净利润达5亿元,市值超2000亿元,老板减持本身并非罕见,但以如此“高大上”的理由解释,确实引发了广泛争议。
就在市场还在消化这一消息时,剧情突然反转。9月8日晚间,同花顺紧急发布公告,称易峥决定提前终止减持计划,理由仅模糊表述为“鉴于各种因素”。这一决定让此前因恐慌而抛售的散户情绪崩溃。有投资者在股吧发帖:“我刚割肉卖出,他就说不减了,这不是耍人吗?”数据显示,9月8日同花顺股价已跌至343.6元/股,而9月9日则小幅回升至348元,涨幅1.28%。
事实上,这并非易峥首次上演“减持悬疑剧”。2023年3月28日,同花顺曾公告易峥等股东拟减持不超过4550.04万股,占总股本8.46%。然而到了11月3日,减持计划却悄然终止,且期间公司股价一路上涨。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操作,让市场对其真实意图充满猜测。有分析人士指出:“是找不到接盘方?还是看好公司前景不愿减持?真实原因恐怕只有当事人清楚。”
从市场反应来看,投资者对这类操作的容忍度正在降低。一位私募基金经理表示:“大股东减持本身是中性事件,但用‘让渡机会’这种说辞,再配合反复无常的操作,容易引发信任危机。”数据显示,同花顺股价在9月5日至8日期间累计下跌约2%,而9月9日的反弹也未能完全收复失地。
这场“减持反转剧”再次暴露了A股市场信息披露与投资者预期管理的矛盾。尽管监管层多次强调规范大股东减持行为,但类似“说而不减”的操作仍时有发生。有法律界人士提醒:“根据现行规定,终止减持需及时披露原因,模糊表述可能涉嫌信息披露不完整。”
目前,市场正密切关注同花顺后续动态。投资者戏称:“这比电视剧还精彩,不知道下一集会不会有新的反转?”无论如何,这场风波已为A股市场增添了一则耐人寻味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