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2025上半年IPO市场稳健向好 注册制改革驱动上市活跃 监管强化助力市场规范发展​

   时间:2025-09-10 03:15:03 来源:证券市场周刊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A股市场在2025年上半年迎来IPO活跃期,注册制改革成为推动市场回暖的核心动力。Wind数据显示,共有51家企业完成上市,较2024年同期的44家增长15.91%;募资总额达373.55亿元,同比增长14.96%。与此同时,177家IPO企业获得受理,数量远超去年同期,显示市场信心显著回升。

从上市板块分布看,沪深主板以18家新上市公司领跑,创业板紧随其后有20家企业上市,科创板和北交所分别贡献7家和6家。融资规模方面,31家企业首发募资超5亿元,其中9家募资超10亿元。中策橡胶以40.66亿元居首,天有为、影石创新、开发科技和兴福电子分列二至五位,募资额分别为37.40亿元、19.38亿元、11.69亿元和11.68亿元。

注册制改革被视为市场活跃的关键因素。该制度通过多元化上市标准、透明化审核流程,降低了企业上市门槛,为优质企业开辟了融资通道。2025年6月,证监会发布《关于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意见》,从实施标准、风险揭示、信息披露三方面构建配套机制。例如,科创成长层企业股票需添加特殊标识“U”,投资者投资新注册企业需签署专项风险揭示书,但存量未盈利企业不受此限。

政策层面,监管方向从紧缩转向积极。2023年“827新政”后,IPO节奏阶段性收紧,但2025年政策风向明显调整。6月27日,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深圳大普微电子成为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其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4亿元、-6.17亿元和-1.91亿元,主营数据中心企业级SSD产品研发。

监管力度同步加强,重点压实中介机构责任。2025年上半年,上交所对想念食品IPO违规行为作出严厉处罚:因拒绝现场检查、销毁证据、信息披露不实及财务内控缺陷,对发行人实施5年内不接受申请文件的纪律处分,保荐机构国金证券被公开谴责,相关保荐代表人2年内签字的申请文件不予受理。监管措施包括提高审核标准、强化现场检查威慑力、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利用科技手段提升监管效率等。

承销市场呈现头部集中特征。中信证券以6家保荐量居首,中信建投和华泰联合各保荐5家,申万宏源、东兴证券、海通证券等保荐2至4家。费率方面,上半年IPO承销及保荐费率平均为6.83%,较2024年的6.7%小幅上升,主要因项目规模收缩而费用刚性。

市场另一积极信号是IPO撤否率大幅下降。2025年上半年,券商主动撤回77个项目,撤否率20%,较2024年的54%显著降低。尽管短中期内股权投行业务仍待恢复,但6月集中受理超100家IPO项目,叠加监管推进科创板投融资改革,长期看投行业务全产业链转型前景可期。

再融资市场同步回暖。2025年上半年,再融资规模达7255亿元,同比增长509%,其中增发规模6978亿元,同比增长613%。债券发行规模稳中有增,显示市场流动性改善。新“国九条”强调严把发行准入关、完善发行制度、严格再融资审核的背景下,市场正逐步形成质量优先的发展格局。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