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十四五”成果斐然:大国重器频破纪录,创新驱动引领工信领域新跨越​

   时间:2025-09-10 02:44:18 来源:红星资本局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国新办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了“十四五”期间我国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夯实实体经济基础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数据显示,整个“十四五”期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跃升至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则由26.6万亿元增至33.6万亿元,预计增量达8万亿元,对全球制造业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

制造业规模持续领跑全球,占全球比重接近30%,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在504种主要工业产品中,我国多数产品产量稳居首位,门类体系完整优势进一步凸显。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增长引擎,2020至2024年,二者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7.9%和8.7%,占规上工业比重提升至34.6%和16.3%。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全球第一,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领先。

科技创新领域,我国从“跟跑”向“并跑”“领跑”加速转变。C919大飞机已交付22架,安全运送旅客超300万人次;AG600大型水陆两栖灭火飞机预计年底前交付3架;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仅用3小时完成天舟九号物资补给;“深地塔科1井”钻探深度达10910米,创亚洲纪录;“沧渊号”盾构机在重大工程中屡破掘进纪录;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运营140余航次,接待旅客超53万人次;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入列,最大钻探深度1.1万米。民生领域,复兴号CR450动车组时速达400公里,北京至上海仅需2.5小时;国产骨科、腔镜手术机器人成功研制,手术精准度显著提升。

创新投入与产出双提升。5年来,规上制造业企业研发经费占营收比重超1.6%,570余家企业入围全球研发投入2500强。工信部新设1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总数达33家,突破近700项关键共性技术。认定187家部重点实验室,遴选首批241家中试平台。企业研发经费占全社会比重超75%,工业企业发明专利申请量从“十三五”末的90.7万件增至124.4万件,占比从60%提至65%。国家高新区从169家增至178家,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19.3万亿元,占全国GDP的14.3%,全员劳动生产率达71.8万元/人,较“十三五”末翻番。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我国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基站达459.8万个,工业互联网平台设备连接数超1亿台。5G、千兆光网在500余家三甲医院落地,覆盖急救、治疗、康复全流程;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100%。智能工厂建设成效显著,已建成7000余家先进级、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光伏、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实现装备与系统解决方案群体性突破。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470台/万人,超全球平均水平,工业机器人新增装机量占全球比重超50%,人形机器人实现从“展示”到“家用”“工用”的跨越。

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截至2024年底,全国登记在册中小企业超6000万家,2021年以来年均新增超400万户,规模以上中小企业用工超1.28亿人。其增加值、营收、利润总额年均增速分别达6.4%、7.4%、5.4%,均高于大型企业。专精特新企业成色更足,“十四五”期间新增超10万家,累计超14万家;“小巨人”企业达1.46万家,平均研发投入强度超7%,授权发明专利22项,超2000家在A股上市。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