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农业农村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主办的“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在浙江杭州拉开帷幕。作为国内头部电商平台,拼多多深度参与此次活动,通过创新消费场景、强化品牌培育,为农产品上行注入新动能。
活动启动当晚,拼多多联合全国30万农货商家打造的“多多丰收馆”正式上线。该馆涵盖粮油米面、肉禽蛋奶、水产海鲜等12大类目,消费者通过搜索关键词即可一键选购来自1000余个农产带的特色商品。平台同步开设“农业精品品牌”“消费助农产品”等专区,为优质农产品提供55天持续流量扶持。
在山东微山县,拼多多商家原永贺的冷链仓库里,工人们正将刚捕捞的大闸蟹打包发货。“入驻平台一个月,日订单量突破万单且零差评。”原永贺透露,通过搭建冷链物流体系,目前一线城市消费者可在24小时内收到鲜活大闸蟹,偏远地区也能实现48小时送达。这个曾因电商基础薄弱而“叫好不叫座”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正通过拼多多打开全国市场。
福建平和县的葡萄柚商家张锦则通过创新营销破解销售难题。针对消费者反映的“难剥皮”问题,他为每份订单附赠榨汁杯,引导消费者开发榨汁新吃法。这一举措带动销量飙升,2019年曾创下单小时销售超万单的纪录。今年随着养生消费兴起,葡萄柚在北方市场的订单量同比增长40%,成为秋冬季节的热门水果。
在陕西米脂县,“80后”新农人冯亚波的工厂里,现代化的加工设备正在对小米进行筛尘、除杂、色选等工序。这个有着“贡米”之称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过去因价格高、认知度低难以走出黄土高原。2024年通过拼多多运营指导,其店铺月销量从几百单快速增长至3万单,并开发出小米汁、小米粉等深加工产品,产业链附加值显著提升。
拼多多副总编辑韩帅在活动现场宣布,平台将依托“千亿扶持”计划推出四大助农举措:通过“多多好特产”专项深入全国产区探索上行新模式;利用“百亿农研”资金攻关农业核心技术;在“多多丰收馆”投入10亿补贴和20亿流量资源;组织助农直播推动产销对接。目前平台已联合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开展多场直播带货活动,邀请文化博主为特色农产品代言。
数据显示,在“多多好特产”专项扶持下,2025年上半年平台农产品销量同比增长47%,00后商家数量增长超30%,优质品种SKU增加54%。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负责人表示,拼多多在农业品牌建设、东西部协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消费季活动让更多优质农产品走出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