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A股上市券商业绩亮眼,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增长彰显行业活力

   时间:2025-09-05 10:16:21 来源:中国商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A股市场上的42家上市券商纷纷亮出了2023年上半年的成绩单,整体表现颇为亮眼。根据Wind数据的统计,这些券商共计实现营业收入2519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幅达到了约30%。在净利润方面,这些券商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040亿元,同比增长更是高达约65%。这一系列数据无疑表明,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证券行业正展现出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发展动力。

仔细审视这份成绩单,我们可以发现,所有42家上市券商在归母净利润方面均实现了同比增长,多数券商的营收情况也相当可观。其中,中信证券以330.39亿元的营收高居榜首,继续稳坐“券商一哥”的宝座。而国泰海通在合并后发布的首份半年报中,以238.72亿元的营收紧随其后,排名第二。在净利润方面,国泰海通则以157.37亿元的成绩跃居榜首。

不仅如此,多家券商上半年的业绩还创下了历史同期的新高。中信证券的归母净利润为137.19亿元,同比增长29.8%,创下了2021年以来的新高。东方证券、方正证券、中原证券的归母净利润也均超过了去年全年的水平。东吴证券和长城证券同样交出了历史同期最好的业绩答卷。

半年报还显示,有10家券商的营收超过了百亿元大关,这其中包括中信证券、国泰海通、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中国银河、中金公司、申万宏源、国信证券、中信建投和招商证券。同时,有10家券商的归母净利润实现了超100%的增长,其中,华西证券和国联民生的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均超过了10倍,分别达到5.12亿元和11.27亿元。

对于上市券商整体营收的增长,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的联合创始发起人袁帅表示,这既得益于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向好为证券市场提供的坚实基础,也与资本市场的活跃度不断提高密不可分。活跃度的提升不仅带动了券商经纪业务的增长,还为券商的自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从具体业务来看,今年上半年,42家上市券商的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均实现了增长。中信证券以64.02亿元排名第一,国泰海通则以57.33亿元紧随其后。Choice数据显示,上半年这些券商的经纪业务净收入总计达到了634.54亿元,同比增长近44%。与此同时,自营业务的净收入也总计达到了1123.54亿元,同比增长近54%。

股票证券市场的震荡上行也为券商业务带来了积极影响。今年上半年,沪深两市成交额同比大幅增长,开户人数也有明显增长。多家券商表示,其业务受到了市场行情的明显影响。例如,国信证券表示上半年自营业务及经纪业务收入有所增加;方正证券则表示财富管理、投资与交易业务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也有所增长。

政策红利也对券商业务产生了积极影响。中信建投非银金融团队表示,从政策端来看,“活跃资本市场”导向明确,注册制深化、交易机制优化、引入中长期资金等举措持续落地,直接拓宽了券商投行、经纪、资管等业务空间。从资金端来看,市场信心修复带动成交回暖与两融回升,叠加养老金、保险等增量资金入市可期,为券商业绩提供了弹性基础。

上市券商在现金分红方面也变得更加积极。28家上市券商披露了2025年中期分红预案,合计分红金额达到了187.97亿元。其中,22家券商连续第二年进行中期分红,分红总额较上年同期增加了53.5亿元。

多家券商在半年报中强调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空间广阔,并表示将继续加强投研体系建设。袁帅认为,加强投研体系建设是提升资产管理业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中,精准的市场研判与投资策略制定离不开强大的投研团队。通过深入的基本面分析、宏观研究以及量化研究等手段,投研团队可以为资产管理业务提供更加科学、准确的投资决策依据。

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修改《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规定》的决定,将其调整为《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新规增设了多项专项指标,包括证券公司自营投资权益类资产、资管产品投资权益类资产、代销权益类基金产品、基金投顾发展等,旨在引导证券公司在引入中长期资金、财富管理等领域加力发展,优化自营投资结构,提升服务实体经济和投资者的能力和水平。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