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行业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沪深两市的上市房企中,超过一半的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遭遇了业绩亏损,部分房企的亏损额甚至突破了百亿元人民币大关。
中指研究院的分析报告指出,房企业绩普遍下滑的主要原因有四点:项目结算规模大幅下降导致毛利率走低;新增资产减值计提;大宗资产和股权交易价格低于账面价值;以及有息负债利息费用化金额增加。这些问题直接关联到房企的利润、负债和资产管理三大核心领域,凸显出行业整体面临的严峻挑战。
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仍有少数房企保持了正向盈利。这些企业大多聚焦于高能级城市,通过地域优势稳固市场地位,如中国海外发展和滨江集团,分别在香港及北上广深、杭州等地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开辟第二盈利曲线,如运营商场、长租公寓及提供物业管理、代建服务等,也成为房企提升利润的重要手段,龙湖和华润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以龙湖集团为例,2025年上半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7.5亿元,其中经营性收入达到132.7亿元,创历史新高,占总营收的22.6%。稳定的经营性业务为龙湖的利润结构提供了坚实的支撑。财报显示,龙湖集团上半年实现股东应占溢利32.2亿元,剔除公平值变动等因素后的核心溢利为13.8亿元,毛利率达到12.6%。尤为重要的是,其经营性现金流实现了超20亿元的净流入,彰显了企业在艰难市场环境下的稳健表现。
现金流对于房企而言至关重要,是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和应对市场波动的关键。在行业普遍面临现金流紧张的情况下,不少房企被迫出售高质量存货或经营性业务以补充资金,这无疑打破了企业的良性循环。而拥有稳定现金流的房企,则能够更好地保持经营稳定,推进工程项目,并在一定程度上维持市场信心。
财务结构的持续优化也是房企抵御风险的重要一环。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已有77家房企发生违约,行业整体债务情况依然严峻。面对即将到来的偿债高峰,不少房企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债务重整等方式化解债务压力。龙湖集团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通过积极的债务管理措施,显著优化了债务结构,融资成本处于行业较低水平。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龙湖集团的经营性物业贷及长租贷总额约930亿元,平均融资成本低至年利率3.58%,平均合同借贷年期拉长至10.95年,短期债务占比降低至15.1%。
随着房地产行业从增量市场转向存量市场,如何在存量市场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成为房企面临的新挑战。在这一背景下,不少房企开始加速多元化布局,强化商业、物业等新的增长线。龙湖集团通过运营商业投资、资产管理、物业管理和智慧营造四大航道,构建了成熟的经营性业务盘面。上半年,龙湖商业新增运营1座天街,商场数量达到89座,租金收入同比增长4.9%至55亿元,出租率保持高位。长租公寓、产业办公、代建、商企服务等业务也实现了稳中有升。
同样,保利发展也在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通过不动产投资开发、不动产经营和不动产综合服务三大主业引领行业新方向。上半年,保利发展实现资产经营收入25.4亿元,同比提升13%,在营租赁住房数量较上年末增加18%。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房企的盈利稳定性和财务韧性,也为企业在后地产时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