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平安付欣:深耕“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价值潜力待释放

   时间:2025-09-05 10:02:54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中国平安,国内综合金融服务的巨头,近年来通过精心布局“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并借助科技力量强化其战略基础,现已步入战略成果的丰收阶段。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该公司的个人客户群体规模已接近2.47亿,创下了历史新高。

近期,中国平安副总经理兼首席财务官付欣接受了专访。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她展现出从容与智慧:“我们的核心任务是深入了解并满足客户需求,脚踏实地推进‘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全方位覆盖客户生命周期内的金融服务需求。”

2025年以来,中国平安的A股与H股股价分别上涨约12%和25%。市场分析人士指出,股价的显著增长不仅受益于资本市场的回暖,还得益于经济基本面的稳定和估值的回升,形成了“戴维斯双击”效应。中国平安发布的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达到777.32亿元,同比增长3.7%。付欣对行业前景充满信心:“市场正在逐步认可公司的价值,尽管我们认为保险股的辉煌时刻尚未完全到来。”

付欣认为,从客户对保险需求的强烈程度来看,当前整个保险行业的价值被低估。未来,保险行业的上涨潜力主要受到两方面因素的支撑:一是行业估值仍处于较低水平;二是寿险行业正步入黄金发展期,其成长潜力尚未充分展现。作为“综合金融+医疗养老”领域的先行者,中国平安在保险行业内建立了独特的竞争优势。

“我们的独特价值尚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可。”付欣强调,中国平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综合金融的协同效应、医疗养老服务的整合以及科技赋能等方面。公司的估值正处于长周期的价值修复和提升过程中。随着国内权益市场的稳定性增强和结构性机会的增多,中国平安的价值增长迎来了广阔的空间。

付欣进一步指出,在老龄化和低利率交织的背景下,保险机构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凭借在中国市场37年的深耕细作,以及“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的实施,中国平安已经构筑起坚实的竞争壁垒。她介绍,中国平安不仅是一家保险公司,更是一个涵盖综合金融和医疗养老服务的综合性集团。在庞大的客户群体中,30岁至45岁的客户占比约半数,他们拥有多元化的保险和医疗养老需求,是极具成长性和高价值的客户群。

“客户是我们的发展基石和价值核心。我们认为,客户的价值潜力尚未完全释放。”付欣说,“保险+服务”一直是公司差异化的核心优势,近年来构建的“医疗养老生态圈”直接促进了新单销售。在平安寿险的新业务价值中,享受医疗养老生态圈服务的客户所贡献的新业务价值占比接近七成。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拥抱AI等前沿技术已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付欣表示,科技是中国平安另一条重要的竞争壁垒。未来,通过将AI融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等全价值链,公司的运营效率、成本节约和客户体验都将实现显著提升。“如果科技的估值得到充分体现,我们的上升空间将是巨大的。”付欣说。

以“综合金融+医疗养老”为双引擎,以科技为双翼,中国平安正通过提供全生命周期、高效便捷的金融服务,不断增强客户黏性。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中国平安的个人客户数较2024年末增长了1.8%,客均持有合同数增至2.94个,较2024年末增长了0.7%。

在资产和负债管理方面,中国平安同样表现出色。上半年,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的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近四成,综合投资收益同比增长24.5%,投资资产较年初增长8.2%至6.2万亿元。资产和负债两端的同步改善成为公司业绩的亮点。付欣表示,中国平安始终坚持资产与负债匹配、账户与策略匹配的原则,未来将围绕“转分红、拓年金、强医疗”的策略,不断丰富和升级保险产品体系,以满足客户和队伍的发展需求,推动业务的稳健增长。

面对预定利率下调的趋势,分红险的优势日益凸显。付欣介绍,2025年上半年,分红险在个险新单中的占比已提升至四成左右。在低利率环境下,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更加突出。中国平安将积极把握市场机会,审慎挖掘权益市场的潜力,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前提下,适度提高权益配置比例。当前,权益市场结构性机会丰富,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蕴含着巨大的投资潜力。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