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与深化,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正显著增强。瑞银全球金融市场部中国主管房东明近期在第22届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上指出,今年或成为中国资产表现强劲的一年。他指出,在全球资产多元化配置的趋势下,海外投资者对非美元资产、特别是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正在不断上升。
据统计,截至今年6月,境外投资者在A股的持股规模已突破3万亿元人民币大关,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7.4%。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上,来自美国和中东地区的海外投资者数量也呈现出显著增加的趋势。这一变化不仅反映了中国市场的吸引力,也预示着全球资本流动的新动向。
房东明进一步分析,交易型外资今年对中国市场的关注度持续提高,这得益于ETF的增长和新程序化交易规则的推出。然而,配置型和投资型外资则相对更为审慎,他们更加关注中国基本面政策的持续性以及后续是否会有实质性的资金投入。
瑞银投资银行高级中国经济学家张宁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指出,自去年9月以来,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的态度变得更加积极。这主要得益于国内政策为A股提供的一系列底部保护措施,以及科技创新主题的爆发和创新药、新消费等领域的接力表现。在全球经济面临压力的背景下,中国市场确实存在明显的重估机会。
对于A股市场的未来走势,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持乐观态度。他认为,随着居民理财“搬家”故事的开启,A股市场的战略重要性已远超前几年,慢牛行情有望延续。他同时指出,今年以来,股票市场的表现远高于企业盈利的变化,这轮市场上行更多地是由流动性驱动。
孟磊进一步分析,尽管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大量个人投资者入市,但市场情绪并未达到过热水平。他预计,下半年成长风格将更有利于投资者的布局,特别是在成交量大幅提高、市场上行的背景下,小盘股可能展现出整体的超额表现。然而,他也提醒投资者,考虑到成交量继续大幅扩张的可能性较小,小盘股相对于大盘股的边际差异可能不会像上半年那样明显。
从基本面的角度来看,孟磊预计今年A股的盈利情况将比去年有明显改善。他指出,随着基数效应的进一步消退,预计全年A股利润增速将达到6%左右,呈现出进一步的提升态势。尽管A股市盈率已恢复到甚至超过历史均值水平,但从股权风险溢价和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估值仍有进一步上升的空间。
关于科技叙事的延续性,孟磊表示乐观。他认为,本轮科技板块的推动力主要来自政策支持和产业趋势变化以及资金偏好的推动。尽管目前科技股的交易占比尚未达到极致状态,但仍存在进一步推行的空间。只要有更多基本面兑现、盈利复苏和资金推动的情况出现,科技股的行情有望进一步延续。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瑞银证券中国互联网行业分析师熊玮的支持。他指出,从全球科技巨头的资本投向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中国的互联网龙头,都在加大对AI相关战略的投入。尽管国内互联网龙头面临一定的芯片供给不确定性,但基本上维持了全年的资本支出展望。
总体来看,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开放和深化,以及全球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增强,A股市场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流动性驱动、基本面改善和全球科技趋势的推动下,A股市场有望继续保持上行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