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2024年中报季的圆满落幕,上市公司的中期分红情况也随之揭晓。
据统计,截至8月31日,共有81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今年一季度及半年度的现金分红方案,这一数字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41家,显示出A股市场中期分红的热度正在持续升温。这些上市公司的现金分红总额高达6497亿元,整体股利支付率达到了31.97%。
近年来,A股中期分红的队伍不断壮大。从2022年的102家,到2023年的170家,再到今年的677家,中期分红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的选择。同时,今年的派现总额也实现了显著增长,较去年提升了超22%,再度刷新了历史纪录。
在这场分红浪潮中,金融、电信、能源等传统高股息行业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央企更是成为了分红的中坚力量,贡献了近71%的分红金额,其中13家公司的分红金额超过了百亿元。与此同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的分红意愿也在不断提升,15家公司的分红金额超过了10亿元。值得注意的是,有79家公司已经连续3年实施中期分红,显示出这些公司对股东回报的日益重视。
在分红金额方面,中国移动以540.82亿元的派现总额位居榜首,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分别以504亿元和486.1亿元紧随其后。农业银行和中国石油的分红规模也超过了400亿元。银行业整体表现尤为突出,六大国有银行的分红规模合计近2047亿元,占据了总分红金额的近三分之一。
除了传统高股息行业外,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也开始加入中期分红的行列。例如,中国中车、长安汽车等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今年首次宣布了中期分红,这反映出市场整体分红意识的提升。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此轮中期分红热潮的行业分布更加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领域。
对于中期分红成为常态化举措的趋势,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认为,这既是政策推动的结果,也是投资者需求的变化所致。他指出,上市公司实施中期分红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定期收益,尤其适合那些依赖分红收入的长期投资者。同时,持续分红还能传递出公司经营稳健、现金流充裕的信号,进而提升投资者的信任度。
在谈及A股中期分红潮的动因时,多位专家表示,监管政策的推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强劲支撑以及市场环境的变化是三大主要因素。其中,监管层不断强调上市公司要增强投资者回报意识,完善分红政策,这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分红。同时,随着经济的复苏和企业经营状况的改善,许多公司具备了更强的分红能力。保险、社保等机构投资者占比提升,其对稳定现金流的强烈诉求也在倒逼企业提升分红。
中期分红的普及对A股市场的投资理念和估值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投资者开始更加注重公司的现金分红能力,价值投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同时,高分红、稳定分红的公司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这有助于促进A股市场从“重融资”向“投融资并重”的健康生态转变。
然而,与海外成熟市场相比,A股在分红频率上仍存在差距。美股公司通常按季度分红,一年四次,且现金分红金额逐年增长。财经评论员郭施亮认为,随着A股市场的不断发展和成熟,一年四次分红可能会成为部分上市公司的常态化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