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半年报披露的圆满结束,家电行业的三大巨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与格力电器,在上半年业绩上的较量结果也浮出水面,成为了观察家电行业动向的重要风向标。
早在今年一季度,这三家企业便展现出齐头并进的发展态势,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呈现出强劲的增长动力。
然而,当时间线拉长至整个上半年,三家企业的业绩分化趋势逐渐明显。美的集团以2500亿元的营收规模遥遥领先,同比增长15.58%,归母净利润更是大增25.04%。海尔智家同样表现出色,营收突破1500亿元大关,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5.59%。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的业绩则略显黯淡,营收规模未能突破千亿大关,营收增速略有下滑,归母净利润增速也仅为1.95%。
家电行业分析师刘步尘指出,从当前的战略布局与业绩表现来看,这三巨头正逐渐呈现出“2+1”的分化格局,预计这一趋势将持续下去。
奥维云网的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家电市场(不含3C)零售额达到4537亿元,同比增长9.2%。在政策推动、消费升级以及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家电行业多个品类逐渐走出低迷,实现稳健增长。然而,在这行业整体回暖的背景下,三大白电巨头的业绩表现却大相径庭。
美的集团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11.24亿元,同比增长15.58%,归母净利润260.14亿元,同比增长25.04%,其营收与利润体量已接近海尔智家与格力电器之和。海尔智家同样不俗,实现营收1564.94亿元,同比增长10.22%,归母净利润120.33亿元,同比增长15.59%,尽管在净利润规模上稍逊一筹,但增长势头依然强劲。
相比之下,格力电器的业绩表现则显得较为疲软。上半年实现营收973.25亿元,同比下滑2.46%,归母净利润144.12亿元,仅同比微增1.95%,无论是营收、利润规模还是增长速度,均显著落后于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事实上,格力电器的增长乏力并非一朝一夕,自2022年起便逐渐显现,营收与归母净利润增速均逐年下滑。
家电产业观察家梁振鹏认为,格力电器业绩承压的主要原因在于其长期存在的结构性问题和周期性挑战。格力电器的核心业务结构相对单一,对空调业务过度依赖,导致抗风险能力较弱。同时,国内家用空调市场已进入存量竞争阶段,在当前经济周期下行的背景下,格力电器面临的业绩波动显著大于业务多元化的竞争对手。
格力电器在今年上半年一反常态,宣布不派发现金红利、不送红股,也不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而美的集团与海尔智家则分别推出了每10股派现5元和2.69元的分红方案。这一变化或许也反映了格力电器在业绩承压下的无奈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