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发布的上半年业绩报告中,12家国货美妆上市企业展示了各自的市场表现与战略成果,为国货美妆行业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竞争画卷。
据统计,这12家企业在2025年上半年共实现314.28亿元的总营收,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7.3%。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珀莱雅继续稳坐头把交椅,其年内营收有望冲刺110亿元大关。而上美股份则以41.08亿元的营收紧随其后,同比增长17.3%,同样有望在今年内迈入百亿俱乐部。若上美股份成功达成这一目标,国货美妆行业将形成“双百亿格局”的新局面。
除了珀莱雅和上美股份外,巨子生物、毛戈平、逸仙电商、丸美生物等企业也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其中,毛戈平的增长速度最为迅猛,超过了30%。这一系列的亮眼表现,使得国货美妆十强榜单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巨子生物和毛戈平成功挺进前五,而贝泰妮和华熙生物则分别滑落至第七和第八名。
从品牌端来看,丸美生物旗下的PL恋火、福瑞达旗下的颐莲以及巨子生物旗下的可丽金等品牌,均有望在年内突破10亿元营收大关。这些品牌的强劲表现,进一步丰富了国货美妆市场的品牌格局。
在渠道方面,线上依然是各大企业的必争之地。珀莱雅线上占比已提升至95.39%,其中线上分销渠道营收同比大涨25.91%。丸美生物线上渠道营收也实现了37.85%的大幅增长。而上海家化则在抖音渠道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旗下玉泽和佰草集的抖音自播间GMV分别实现了100%和200%以上的大幅增长。水羊股份在抖音的销售额也接近10亿元,同比上涨16.11%。
线下渠道方面,百货和新兴渠道成为新的热点。珀莱雅聚焦高端产品线战略,新推产品获得市场积极反响。毛戈平则新入驻多家高端百货商场,并持续升级专柜位置和设计。同时,不少企业也在新兴渠道寻找增量,如丸美生物开出多家丸美科技美肤馆,福瑞达积极开拓永辉超市、名创优品等销售通路。
在研发方面,头部国货美妆企业依然持续加码。今年上半年,12家美妆上市企业研发费用总计达到9.37亿元。其中,华熙生物的研发费用数额最高,达到2.31亿元,同比增长15.25%。珀莱雅、上美股份、上海家化、福瑞达等企业也实现了研发费用的双位数增长。这些持续的研发投入,为企业带来了在原料等领域的突破。
例如,华熙生物上半年完成了6种生物活性物原料新产品的上市;珀莱雅自主开发的木蝴蝶籽提取物已成功应用于多款产品中;巨子生物则突破了重组IV型胶原蛋白在皮肤热损伤修复领域的创新应用。这些创新成果,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从市值表现来看,当前国货美妆市值前三企业均为港股上市企业。巨子生物、毛戈平和上美股份的市值分别达到了559.5亿港元、461亿港元和365.2亿港元。而珀莱雅近日发布的冲刺港股上市公告,则预示着未来国货美妆在港股的竞争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化。
总体来看,上半年国货美妆行业呈现出“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但随着上美股份等企业的崛起,行业竞争或将进一步演变为“两大超头领衔,多个头部国货竞跑”的新局面。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优质业绩依然是企业被资本市场看好的重要原因。而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渠道创新,则为企业提供了不断前行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