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商超上市企业面临诸多挑战,业绩呈现分化态势。
截至8月29日,包括联华超市、永辉超市、步步高、中百集团等在内的10家商超上市企业已悉数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的财务报告。从营收角度看,步步高、国光连锁、三江购物三家公司实现了同比增长,而其余七家企业则遭遇了营收下滑。其中,永辉超市的下滑幅度尤为显著,今年上半年其营收约为299.48亿元,同比减少了约20.72%。
在盈亏表现上,这10家公司中,永辉超市和中百集团陷入亏损,而其余七家企业则保持了盈利状态。步步高则是一个亮点,其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约2.0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约357.71%,成功扭亏为盈。步步高将此归因于公司重整计划的完成和经营策略的深化,包括优化门店布局和提升运营效率等措施。
永辉超市的亏损则主要归因于其深度转型过程中的一系列调整。公司表示,由于去年下半年开始的整体战略与经营转型,关闭了一批长期经营亏损的门店,并进行门店调改,导致收入下滑。尽管调改门店的收入较同期有所增加,但仍无法弥补关店带来的收入缺口。
值得注意的是,步步高和永辉超市这两家曾以胖东来为学习榜样的企业,今年上半年业绩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走势。步步高业绩大幅增长,而永辉超市则由盈转亏。
面对零售行业深度调整期的压力,多数商超上市企业正在积极寻求变革。他们通过关闭低效门店、优化店铺形态、布局新业态等手段,以期实现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例如,永辉超市今年上半年关闭了272家门店,闭店速度明显加快;而联华超市则对大型综合超市业态实施“小型化、社区化”战略调整。
线上业务的布局也成为商超企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中百集团积极构建线上业务矩阵,推出本地生活服务平台“抱抱生活”,并筹备前置仓业务。永辉超市也加快了调改店线上业务的开展,线上业务营收占比已达18.33%。家家悦则利用家家悦优鲜平台等线上渠道,开展到家服务、直播等多元化业务。
在实体零售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传统商超企业不再单纯追求门店数量的扩张,而是更加注重业态的多元化和差异化发展。他们通过对存量门店进行改造提质、优化经营效率、调整商业布局等手段,来提升单店吸引力和整体竞争力。
供应链建设已成为商超企业发展的关键。无论是区域性龙头还是全国性大型连锁企业,都在加大自有品牌建设、3R商品开发和供应链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投入。例如,家家悦持续加大自有品牌研发,上半年自有品牌及定制化商品占比有所提高;永辉超市则推出“聚焦核心大单品”战略,与供应商共同孵化年销破亿的单品。
构建自有供应链有助于商超企业与生产商建立直接合作关系,降低采购成本,获得成本优势。同时,也有助于定制开发独具特色的产品,增强差异化竞争力。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商超自有品牌产品通常具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
专家指出,未来商超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突围,必须在“商品力+供应链+服务力”这三个维度建立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