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浙江民企500强三力齐发:实力稳健,动力强劲,潜力无限!

   时间:2025-08-30 03:28:13 来源:央广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在近日公布的“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2025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及“2025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单中,浙江省再次展现了其民营经济的雄厚实力。此次浙江共有107家企业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连续27年稳居全国首位;同时,在“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中占据109席,而在“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中也有20家企业入围,均位列全国第一。

浙江民营经济的稳健表现,不仅体现在上榜企业数量的持续领先,更在于这些企业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所展现出的强大实力和深厚底蕴。与去年相比,浙江在“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和“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中的上榜企业总数均有所增加,而“中国制造业民营企业500强”的上榜企业数量则保持稳定。这些企业不仅是各自行业的佼佼者,更是浙江民营经济的中流砥柱。

在众多上榜企业中,不乏一些历久弥新的“常青树”。海亮集团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该集团已连续22年上榜“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今年更是跃升至第23位。海亮集团在科技创新和国际化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不仅突破了溅射靶材用高纯无氧铜材制备核心技术,还在摩洛哥投资建设了新材料科技工业园。这样的企业,不仅是浙江民营经济的骄傲,更是推动行业进步和区域发展的重要力量。

随着不少企业进入代际传承的关键时期,二代接班人的平稳接棒也成为了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宁波富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宋凌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接手企业后,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使双鹿电池成为了国家级5G全连接工厂,稳居“中国碱性电池生产规模首位”。同时,他投资的上海启芯领航科技有限公司也在芯片设计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了行业的新标杆。

制造业作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基本盘,其内部蕴含的深刻变革更是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如今,浙江的民营制造业企业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厂,而是成为了科技创新的核心载体。在不久前公布的2025年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增选有效候选人中,浙江有3位来自民营制造业企业的董事长,这充分彰显了浙江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

在榜单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新兴企业的崛起。这些企业凭借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成功跻身500强行列。例如,零跑汽车凭借“全域自研”的核心竞争力,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绩。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2万台新车,并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这样的新兴企业,不仅为浙江民营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地域分布方面,杭州、宁波、绍兴等地上榜企业数量位居前列,而萧山区则以12家上榜企业领跑全省区县。这体现了浙江民企“总部效应”的增强,也进一步巩固了浙江民营经济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这些地区的民营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还在国际化布局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浙江民营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浙江民营经济的潜力不仅体现在上榜企业的数量和实力上,更在于其金字塔式的企业生态。庞大的中小微企业构成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底盘”,而上规模民营企业和“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上榜企业则分别形成了“腰部”和“塔尖”。这样的企业生态,不仅推动了更多“底盘”企业向“腰部”攀升,也为更多“腰部”企业跻身“塔尖”提供了有力支持。

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的不断发展,浙江民营经济也在积极拥抱新技术、新产业和新模式。不少企业正在通过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来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正泰集团作为电力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正在积极构建绿色能源、智能电气产业生态群的同时,也在加码布局石墨烯新材料、氢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样的创新举措,不仅为企业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服务业方面,浙江同样表现出色。连续两年位居“中国服务业民营企业100强”榜首的浙江,其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上半年,浙江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和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了两位数增长。这样的成绩,不仅得益于浙江在创新、金融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的综合实力,更离不开广大民营企业的积极参与和贡献。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