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市场化交易的日益深化,核电企业的盈利状况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两大核电巨头——中国核电和中国广核,在近期均表示其业绩受到电力现货市场加速建设和新能源全面入市所带来的电价波动影响。
据中国广核透露,今年上半年,尽管核准电价未变,但由于电力现货市场及新能源的全面参与,其平均市场结算电价较去年同期下降了约8.23%。同样,中国核电也面临市场电价波动的风险,尽管其核电及相关业务归母净利润逆势增长9.48%,但受新能源资产市场结算电价下滑及折旧增加影响,整体归母净利润仍呈现下滑趋势。
面对这一挑战,两大核电企业正积极采取措施以应对。中国广核采取“一省一策”策略,密切跟踪与分析电力市场形势,加强电力营销工作,多渠道开发优质用户,优化交易策略,力求减少被动进入现货市场的电量,确保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不低于近三年平均水平。而中国核电则通过成立独立售电公司,深入研究市场政策和交易规则,调整电力交易策略,同时发挥“核电+新能源”的零碳绿色电力优势,积极开拓电力客户。
在优化内部管理体系方面,中国核电正强化专业人才梯队建设,随着新机组投运和市场化电量规模扩大,将进一步统筹区域售电业务,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两家公司均致力于提升核能多用途利用,以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核电项目经济性的冲击。
中国广核在东北地区成功实施了首个核能清洁供暖项目,并已安全稳定运行三个供暖季,同时在山东招远一期项目的初步设计中也考虑了核能供暖方案。而中国核电则进一步拓展到工业供汽领域,全国首个工业领域核能供汽项目“和气一号”已稳定供汽超300万吨,为核能与石化产业的耦合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