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趋势席卷全球商业领域的背景下,科技已成为企业加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中国平安于8月26日公布的中期业绩报告,彰显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深厚积累与显著优势。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集团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详细阐述了公司的AI发展战略——“五智”战略,涵盖智能化营销、服务、运营、管理和经营。他强调:“我们的核心逻辑是AI IN ALL,即利用AI技术全面升级金融、医疗、养老等各个价值链环节。”
平安通过持续的研发投资,已构建起涵盖数据、算法、场景、算力在内的全方位AI能力体系。这一能力体系基于海量数据的积累、算法体系的不断升级以及多元应用场景的实践,实现了服务、效率和价值的全面提升。
数据是AI能力的基石,平安在这一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数据库积累的信息量高达30万亿字节,覆盖近2.47亿个人客户。在特定领域,平安更是积累了超过3.2万亿的高质量文本数据、31万小时标注语音数据以及75亿张图片数据,为AI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平安的AI算法准确率同样处于行业前列。公司专注于视觉、听觉和大数据等关键领域,自主研发前沿技术,AI产品的识别准确率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据中报显示,平安科技已自主研发了多项先进技术,包括多模态单调对齐、GenAI框架和RL算法等,并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460篇论文。
郭晓涛指出,平安的AI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通用领域,更在于其“垂直领域优势”。一方面,平安利用全球最先进的开源大模型;另一方面,基于内部专属数据库,平安在核保、定价、理赔、运营和管理等金融、医疗、养老垂直领域自研大模型,广泛应用于各类业务场景。截至目前,平安已自研67个垂直领域大模型,上半年新增14个。平安还实现了全体员工零代码开发,秒级搭建智能应用,上半年新上线了2.3万个智能应用,覆盖集团22%的员工。
从业绩数据看,平安的AI技术已深度融入金融主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在提升服务体验、优化运营效率、强化风险防控和驱动业务增长等方面,AI技术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大模型调用次数已达8.18亿次,应用于超过650个多元场景。
在寿险领域,平安的“AI训练师”覆盖了31%的个险渠道新人,有效提升了活动率和产能。在医疗养老业务中,平安好医生推出的医疗AI产品体系,辅诊准确率超过95%,慢病管理改善率超过90%。在车险业务中,车险AI大模型的应用丰富了定价因子,提高了定价精准度,优化了业务品质。通过智能应用和数字化应用,车险核保、理赔、营销等各个环节的成本在过去三年降低了1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