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着重通报了直播电商领域的几个典型案例,其中包括“三只羊”和“东北雨姐”等知名直播带货实体,此举再次将公众的目光聚焦到网络直播带货的合规性问题上。
据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邓志勇介绍,自2024年起,监管部门针对直播电商领域展开了专项治理行动。在这一系列行动中,“三只羊”和“东北雨姐”的案件因涉案金额巨大和社会影响深远而被列为重中之重。以“三只羊”为例,其背后的合肥三只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因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行为,被监管部门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及6894.91万元的罚款,并被要求暂停经营、限期整改。目前,该公司已完成整改并缴纳了所有罚款,但其商业信誉仍受到公众的广泛质疑。
“东北雨姐”的案件则主要涉及直播推广产品的质量问题。2024年10月,辽宁省本溪县市场监管局确认,“东北雨姐”所属的传媒公司销售的红薯粉条并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实为木薯淀粉制品。因此,该公司被处以没收违法所得及165万元的罚款,并被责令暂停经营、限期整改。据本溪满族自治县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回应,尽管“东北雨姐”的抖音账号将于2025年10月解封,但必须在整改到位后才能恢复直播带货,并接受持续的监管。
除了对个案的严厉处理,市场监管总局还在积极推进系统性的监管措施。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平台删除了454.1万条违法商品信息,责令5.8万个次网店停止服务。为了整治直播电商乱象,监管部门加强了违规行为的监测和处置力度,明确要求平台取消“仅退款”“强制运费险”等不合理限制,并试点向平台提供政务数据比对服务,以拦截违规主体。监管部门还围绕食品安全、虚假宣传等重点领域,持续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吊销了3072件许可证,对23.8万人实施了从业限制,并将涉嫌犯罪的案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
在整改期间,“东北雨姐”和“三只羊”等被处罚主体的动态也备受关注。例如,“东北雨姐”在账号禁言近一年后,于2025年8月9日尝试更新社交平台动态,但相关内容在发布后不久即被删除。其团队通过合拍视频、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试图维持曝光度,但公众对其复出的接受程度仍存疑虑。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三只羊”相关主播的复播计划中。尽管监管部门明确表示,整改合格后可恢复经营,但这些企业能否重建消费者信任,还需通过实际行动来证明。
此次发布会传递出的信号明确:直播电商领域正迎来更为严格的监管环境。从案件查处到制度完善,从平台责任到主体责任的落实,监管框架正在逐步细化和完善。对于企业而言,合规经营和产品质量已成为必须坚守的底线,而整个行业生态的重塑,或将依赖于多方协同治理的长期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