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中国新闻社举办的一场关于养老的沙龙活动中,知名学者、作家周国平分享了他对养老问题的独到见解。他强调,在关注养老的社会和物质层面的同时,不应忽视其精神维度。
周国平指出,现代人的平均寿命延长,退休后拥有约二十年的时光,这段时间内,老年人完全有能力享受高品质的精神生活。他以个人退休生活为例,提出了一系列提升老年人精神生活品质的建议。
阅读是首要推荐。周国平认为,阅读是老年人充实精神世界的绝佳方式,正如法国哲学家蒙田所言,阅读是人生美好的交往之一。他鼓励老年人有计划地阅读,以此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旅行也是提升精神生活的重要途径。周国平表示,旅行不仅能开阔眼界,还能让老年人在旅途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他建议老年人在旅行前做好功课,深入了解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让旅行更加有意义。
周国平还提倡老年人参与艺术活动,如绘画、书法等,这些活动不仅能陶冶情操,还能让老年人保持年轻的心态。同时,他也鼓励老年人写作,通过自传或回忆录的形式回顾人生,记录下那些感动人心的瞬间。
在人际关系方面,周国平认为温暖的家庭氛围对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至关重要。他建议老年人与子女保持开放的沟通,以宽容和理解的态度相处,共同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
周国平进一步指出,养老机构应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鼓励他们主动规划自己的老年生活。他提倡“城心养老”模式,认为这种模式既能方便老年人亲近子女、享受亲情,又能让他们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和生活便利。
“年龄只是一个数字,它不能定义一个人的状态。”周国平在沙龙上分享了自己的新书《年龄是一个谣言》中的观点。他认为,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生活状态,老年人就能拥有年轻的心灵。他将自己的养老方式描述为“不养老的养老”,旨在将老年生活过成年轻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