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领域的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新星于近日闪耀——达梦数据成功登陆上交所科创板,其CEO冯裕才,一位年逾八旬的科技先驱,以其卓越的成就吸引了无数目光。
福布斯发布的2025年中国最佳CEO榜单上,冯裕才的名字赫然在列,与马化腾、雷军等企业界巨擘并肩,成为榜单上的一道独特风景。这位比任正非仅小两个月的创业者,用他大器晚成的人生轨迹,书写了一段传奇。
2024年6月12日,随着交易大厅显示屏上的数字倒数,冯裕才沉稳地挥锤响钟,宣告达梦数据正式步入资本市场的大门。这一刻,他心中感慨万千:“拼了四十年,不差这几秒。”
冯裕才的人生轨迹充满了传奇色彩。他出生于1944年,与任正非、柳传志等同时代的企业家并肩前行。前半生,他是一名大学教授,直到年近花甲,才毅然决定下海创业。他的信念坚定,誓要掌握数据库的核心技术,实现国产化。
达梦数据的上市,对“数据库国产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数据库作为数字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然而,长期以来,国际大厂如甲骨文等占据着垄断地位。冯裕才深知,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打破这一局面。
上市首日,达梦数据的表现令人瞩目,开盘即大涨256.49%,股价一度飙升至313.33元/股,最终以240.80元/股收盘,涨幅达176.91%,市值约270亿。这一成绩,不仅是对冯裕才多年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国产数据库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
冯裕才的创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早年在哈军工导弹工程系求学,却因时代原因未能如愿投身导弹事业。后来,他成为一名大学教授,直到1970年代末,才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了计算机和数据库技术。他深感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决定投身其中。
在创业初期,冯裕才面临着资金、设备和技术等多方面的挑战。他带领团队,通过翻译国外数据库资料、自主研发等方式,逐步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他们的努力,终于换来了“汉字关系数据库系统”(CRDS)的诞生,这是我国第一个自主版权的国产数据库管理系统原型。
然而,真正的考验还在后头。随着国外数据库巨头的涌入,国内数据库市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达梦数据也一度陷入困境,甚至在“863计划”的数据库测评中,被对手以开源数据库技术超越。面对生死存亡的关头,冯裕才和他的团队选择了坚持自主研发的道路,最终凭借DM4数据库的卓越性能,成功逆转败局。
达梦数据的成功,不仅在于其卓越的技术实力,更在于其坚定的国产化信念。冯裕才深知,核心技术是国家的“主权”问题,不能拿来讨论或妥协。他带领团队,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积累,逐步打破了国外数据库巨头的垄断地位。
如今,达梦数据已成为国产数据库领域的佼佼者,在金融、电信等重点领域稳步推进国产化替代。其自主研发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不仅性能卓越,而且安全可靠,深受用户好评。冯裕才和他的团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科技自立自强”的真谛。
回望过去,冯裕才感慨万分。他说:“四十年前,我很孤独,那时候没人觉得数据库有多大价值。四十年后,我依然感到孤独,因为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在使用开源数据库。但我的信念从未动摇,为了‘技术主权’,我们必须坚持自主研发。”
达梦数据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对冯裕才和团队努力的肯定,更是对国产数据库技术实力的有力证明。未来,达梦数据将继续秉承“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念,不断推陈出新,为中国乃至全球的数据库领域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