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慧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慧谷新材)正积极筹备在创业板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在深入探究其背景与运营情况时,《》记者发现,慧谷新材与已在A股上市的新莱福(SZ301323)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慧谷新材与新莱福的“血脉”可追溯到同一源头——金德工贸。在两家公司初创之时,金德工贸均为它们的控股股东。随着时间的推移,金德工贸的“影子”以易上投资的形式继续影响着这两家公司,目前,易上投资在慧谷新材和新莱福中均位列第二大股东。两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之间存在着交叉持股的现象,进一步加深了它们之间的关联。
据慧谷新材的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显示,在2022年至2024年的报告期内,慧谷新材不仅赎回了所有理财产品,还购入了大额存单,其中高达5178.83万元的大额存单是从关联方新莱福处受让而来。与此同时,新莱福也在今年4月宣布了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计划。
慧谷新材此次IPO计划募资9亿元,其中2.5亿元拟用于补充流动资金。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末,慧谷新材的货币资金已达2.75亿元,且其财务费用在2024年转为负数,利息收入高达309.73万元。在此情况下,慧谷新材为何仍需募资2.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面对这一疑问,慧谷新材方面回应称,此举旨在为公司未来的业务增长提供资金支持,提高抗风险能力,确保稳健经营。
追溯历史,慧谷新材与新莱福的渊源可追溯至1998年和1999年,它们分别由金德工贸与其他合作伙伴共同设立。随着股权结构的调整,易上投资成为了两家公司的共同重要股东。尽管目前慧谷新材和新莱福的实际控制人分别为唐靖和汪小明,但他们之间并无一致行动关系。
在报告期内,慧谷新材的财务状况呈现出稳健增长的趋势。其营业收入和扣非后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64亿元至8.17亿元和2683.66万元至1.42亿元,均实现了显著增长。同时,毛利率也逐年提升,从29.56%增至40.68%,这主要得益于原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部分业务的剥离。
然而,慧谷新材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账面价值也在逐年上升,占资产总额的比重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运营中面临的资金压力。
除了股权和财务上的联系外,慧谷新材与新莱福在报告期内还发生了直接交易。慧谷新材在2024年赎回了所有理财产品后,从新莱福处受让了大额存单。慧谷新材方面表示,这是双方正常的商业行为,价格公允,且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而新莱福方面则在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的交易,标的资产为其实际控制人汪小明控制的另一家公司。
慧谷新材与新莱福之间的复杂关系不仅体现在历史渊源和股权结构上,还贯穿于双方的日常运营和财务交易中。慧谷新材此次IPO的募资计划及其与新莱福之间的交易安排,无疑将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