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外资加速流入,中国资产魅力重现,投资者兴趣高涨!

   时间:2025-08-15 09:49:45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中国境内外资产价格呈现出同步上扬的态势。8月14日,上海证券综合指数在盘中一度攀升至3700点,刷新了近四年来的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在美国股市中,热门的中资概念股也紧随其后,表现优于大盘。具体而言,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在8月13日上涨了2.08%,连续第二日实现显著增长;三倍做多富时中国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更是大涨近9%,两倍做多中国互联网股票ETF的涨幅也超过了7%。

从资金流动的角度来看,近期外资对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兴趣明显增强。根据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及其团队的统计,7月份外资基金净流入中国股票市场的规模从6月的12亿美元增加至27亿美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增长主要由被动型基金推动,其净流入额达到39亿美元,相比之下,主动型基金则流出12亿美元,但流出规模较6月的50亿美元已有显著收窄。

被动型基金在7月末的流入与一系列“反内卷”政策的出台时间相吻合。特别是美国被动型基金对中国股票市场的配置加速明显,而欧洲被动型基金则保持平稳增长。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外资被动型基金对中国的累计流入已达110亿美元,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2024年全年的70亿美元水平。

国家外汇管理局的最新数据也显示,今年以来外资配置人民币资产的总体态势较为稳定。上半年,外资净增持了境内的股票和基金101亿美元,这一趋势扭转了过去两年总体净减持的局面。

高盛在近期的研究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在重新回到国际投资者的视野中。根据他们在6月和7月进行的全球路演反馈,投资者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兴趣已经升至近年来的高点。尽管新兴市场及亚洲基准共同基金自去年底以来已经适度增加了对中国的配置,但对冲基金及全球主动管理机构的配置仍然接近周期低位。不过,许多投资者已经选择通过首次公开募股(IPO)及增发进行战略性再平衡,这一点从今年香港新股外资基石投资者参与度创下5年新高中可见一斑。

高盛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分析师刘劲津日前上调了MSCI中国指数的12个月目标点位,从85点提高至90点,并维持对中国股市在亚太区域内的“超配”立场。他指出,美国市场分散配置的需求、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潜力、中国AI模型和应用的崛起,以及中国股市相较于全球主要股指的深度估值折价是推动这一趋势的主要因素。

摩根士丹利还预测,夏季过后,重返中国股市的趋势将会更加强劲。中国股票市场的获利修正幅度在全球主要市场中排名靠前,且估值相对较低,这些因素将继续吸引更多资金流入。随着市场逐渐接近美联储的降息时间,以及对美元走软的共识不断增强,全球投资者配置到非美市场的意愿也将进一步增强。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认为,A股企业的盈利修复正在稳步进行。尽管市场近期的上行让部分投资者产生了担忧,但从纵向和横向对比来看,他认为当下A股仍然具备投资性价比。他指出,沪深300指数在全球主要股指中的涨幅并不算高,而且从估值来看,截至7月底,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仅略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水平。考虑到A股的盈利能力正在改善,且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目前A股的估值并未达到过热水平。

在投资主题方面,李长风表示他将关注长久期资产的投资价值。他解释说,高派息企业提供了类似债券的风格特征,而AI+应用则有望从长期来看推动中国生产效率的整体提升,因此可以作为更具进攻性的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