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卧龙电驱港股上市求新生,核心业务疲软,人形机器人能否成救命稻草?

   时间:2025-08-15 00:42:46 来源:蓝鲸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卧龙电驱近日在资本市场上迈出重要一步,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计划在香港主板挂牌,实现“A+H”两地上市。此次IPO由中金公司、华泰国际及广发证券(香港)共同担任联席保荐人。消息公布后,卧龙电驱股价强劲上涨,8月14日涨停,收盘价达到27.62元/股,公司总市值跃升至431.46亿元。今年以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90%,市值增长超过200亿元。

卧龙电驱自1995年成立以来,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产品覆盖工业、防爆、暖通、新能源交通及机器人组件等多个领域。公司在上交所挂牌已有二十余年,目前总市值超过400亿元,是陈建成家族的核心资产之一。陈建成家族还控制着卧龙新能(原卧龙地产、卧龙资源)及新加坡上市公司Brook Crompton。

在资本运作方面,卧龙电驱近年来动作频频。今年年初,公司曾尝试分拆子公司龙能电力上市,但最终未能成功。随后,卧龙电驱将包括龙能电力在内的四家新能源业务子公司股权出售给关联方卧龙新能,交易金额达到7.2亿元。这四家子公司均聚焦于新能源业务,其中龙能电力业绩表现亮眼,截至2024年9月30日,实现营业收入2.66亿元,净利润8944.44万元。其余三家子公司则处于亏损状态。此次交易完成后,卧龙新能加速转型新能源赛道,而卧龙电驱则通过剥离非核心业务,实现了资产结构的优化。

尽管卧龙电驱在传统业务领域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但近年来其核心业务增长开始显现出乏力迹象。公司的主要业务板块包括防爆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工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及暖通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这些业务贡献了公司近九成的营收。然而,近年来这些业务的收入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负增长。防爆业务在2023年及2024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3.15%和0.19%;工业业务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1.78%和0.07%;而暖通电业务在2023年更是出现了负增长。

为了寻找新的增长点,卧龙电驱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前沿赛道。公司与智元机器人等创新企业签署战略投资协议,积极布局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业务。同时,卧龙电驱还加大了在新能源交通领域的投入。然而,这些新业务目前仍处于商业化早期阶段,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报告期内,新能源交通业务和机器人组件及系统应用业务的收入占比均较低,且波动较大。

在研发投入方面,卧龙电驱持续加大力度。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支出占各期总收入的5%以上。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商誉为14.68亿元。然而,新兴行业的战略扩张需要大量前期投资,且面临执行复杂性和市场接受度的不确定性。这些因素可能导致公司预期的盈利能力提升和竞争优势受到限制。

面对核心业务增长乏力和新业务青黄不接的局面,卧龙电驱急需寻求新的融资渠道以支持其战略扩张。此次赴港IPO正是公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采取的重要举措。卧龙电驱表示,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大产能、提升研发实力、加强在新兴领域的投资及业务发展、以及全球销售及服务网络的拓展。

在客户集中度方面,卧龙电驱的大客户主要集中于暖通电和工业领域。报告期内,公司向前五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比例较高,且向最大客户的销售额占比也相对稳定。这显示出公司在特定领域的市场地位和客户黏性。

随着卧龙电驱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市场对其未来发展充满期待。作为全球领先的电驱动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卧龙电驱在新能源、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布局有望为公司带来新的增长点。然而,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兴行业的不确定性,卧龙电驱能否成功实现战略转型和业务拓展,仍需时间检验。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