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三个节气——立秋,标志着秋季的正式拉开序幕。
立秋,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被解释为“秋,揫也,物于此而揫敛也”,意味着阳气渐退,阴气渐生,大自然中的万物开始从繁茂向成熟转变。
我国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蝉鸣。这形象地描绘了立秋时节的气候变化:凉风初起,晨间雾气凝结成露,寒蝉也因感受到阴气而开始鸣叫。
在养生方面,立秋时节需顺应“秋收”的自然特性,注重润燥养肺、健脾和胃。尽管立秋已至,但暑热尚未完全消退,湿热与燥邪交织,对人体健康构成挑战。此时,人们容易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口鼻干燥、干咳少痰等症状。
为了应对这些健康挑战,立秋养生应以养肺润燥为核心,同时兼顾健脾祛湿。在饮食上,应以“清补”为主,增加滋阴生津、润燥养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等。还应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在起居方面,立秋后应适当调整作息时间,做到“早卧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随着昼夜温差的增大,人们还需注意适时添衣,避免受凉感冒。室内可使用加湿器以保持空气湿润,预防皮肤干燥瘙痒。
在情志方面,秋天易生悲忧之情,人们应有意识地调摄情志,保持心境平和、乐观。可登高望远、习练书法、静坐冥想或听舒缓音乐以静心养性。
立秋后天高气爽,是开展户外运动的好时机。人们可选择骑行、郊游等活动,强身健体的同时欣赏户外美景。但需注意避免运动量过大或活动过于剧烈,建议选择柔和的运动方式,并及时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