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沪深两市的融资融券余额成功跨越2万亿元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数字将人们的记忆带回了十年前的牛市时期,然而,与2015年的市场狂热相比,当前的市场环境与运行逻辑已发生了显著变化。
在2015年,融资余额的飙升伴随着市场的狂热情绪和杠杆的无序使用,最终以市场的剧烈震荡作为结束。相比之下,2025年的这次突破则是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监管措施日益严格以及投资者逐渐成熟的大背景下实现的,这标志着A股市场正在向一个更加稳健和理性的阶段迈进。
方正证券分析指出,两融规模的不断提升反映了市场风险偏好正在上升,A股市场或将延续其趋势性的慢牛行情。中期来看,TMT、顺周期以及消费板块值得关注;而短期内,券商板块则可能因市场上涨和成交量放大而迎来补涨的机会。
那么,如今的融资客更倾向于投资哪些资产呢?从最新的数据来看,这一趋势已愈发明显。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5日,已有6只个股的融资融券余额超过了100亿元。其中,东方财富以232.35亿元的两融余额高居榜首,中国平安紧随其后,达到了218.52亿元。贵州茅台、比亚迪、中信证券、长江电力等也均跻身百亿元梯队。
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在融资融券余额排名前二十的标的名单中,新能源领域的佼佼者如江淮汽车、赛力斯、宁德时代等均榜上有名。同时,近期备受瞩目的科技股如新易盛、中际旭创等也位列其中。华安黄金易ETF和易方达黄金ETF作为ETF的代表,也成功跻身两融余额前二十强。
回顾近半年来的个券融资交易情况,东方财富无疑是融资买入的热门之选,其在2月7日至8月5日期间共被融资买入1655.57亿元,排名第一。而海富通中证短融ETF同样表现不俗,融资买入金额达到了1110.19亿元。在港股市场持续火爆的背景下,华泰柏瑞南方东英恒生科技ETF、华夏恒生科技ETF以及易方达中证香港证券投资主题ETF也均受到了大量融资资金的追捧。
与十年前的数据相比,投资者的行为模式发生了显著变化。在2015年6月18日,即两融创下2.27万亿天量之际,除了几只ETF产品外,两融余额前十名的个券中金融股占据了主导地位,制造业中仅有中国重工入围。而从融资买入金额来看,当时融资者主要集中买入金融股,中信证券和中国平安的买入金额均超过了4000亿元。
如今,A股市场的两融标的数量已达到4150只,投资者的选择范围大大拓宽,投资行为也变得更加分散和多元化。作为金融科技领域的领头羊,东方财富虽然仍然吸引了大量资金,但其他行业的优质个股也同样获得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从新能源领域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到科技领域的中际旭创,再到黄金ETF、跨境资产ETF等不同资产类别,均有融资资金的布局。这显示了市场投资工具的丰富性和资金流向的均衡性。
方正证券指出,当前A股市场的两融余额占流通市值和成交比重的水平基本处于2016年以来的历史中枢位置。尽管两融余额的绝对规模已处于历史高位,但这一比例并未显示出过热或异常。随着两融规模的持续提升,市场风险偏好也在不断提高。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我国经济依然保持了稳定增长,上市公司盈利状况也有望逐步改善。同时,市场流动性的充裕和风险偏好的提升将共同推动A股市场继续向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