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广发资管悄然退出,公募牌照申请为何按下“暂停键”?

   时间:2025-08-08 03:15:49 来源:中国基金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广发证券资产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简称广发资管)悄然从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审批的队列中撤出,这一变动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自2023年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成功获得公募牌照后,该领域的新批牌照数量骤减,广发资管的此次“撤退”无疑加剧了市场对于公募牌照审批趋严的猜测。此前,包括广发资管在内,共有6家券商资管递交了公募牌照的申请。

追溯至2022年5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管理人监督管理办法》及配套规则,明确了券商对公募牌照的“一参一控一牌”政策。此后,多家券商资管积极响应,纷纷递交了公募牌照申请,广发资管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1月,广发资管正式向证监会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人资格的申请材料。

然而,时至今日,仅有招商资管和兴证资管成功获批,而广发资管等其他几家券商资管则仍在等待中。值得注意的是,证监会的公示信息显示,截至8月1日,排队申请公募牌照的券商资管公司已减少至光大资管、安信资管(现更名为国证资管)和国金资管,广发资管的名字已不再其中。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广发资管的这一举动可能与公募基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及市场竞争态势有关。在公募牌照审批趋严的背景下,广发资管或许选择了更为稳健的发展路径。

与此同时,广发资管在参公大集合产品转型方面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按照过渡期安排,2025年年底是参公大集合产品完成转型的最后期限。广发资管选择将旗下的大集合产品移交给同一集团旗下的控股基金公司,即广发基金。

据证监会审批进度公示,自2025年2月起,广发资管已陆续将旗下多只产品转移至广发基金。这些产品一旦获批,将更名为广发基金旗下的新产品。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广发资管旗下参公大集合产品规模合计达到325.39亿元,其中货币型产品占比超过九成。

广发资管的这一系列动作,不仅反映了其在公募基金业务上的战略调整,也揭示了券商资管在面临行业变革时的应对策略。未来,随着公募基金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更多券商资管或将面临类似的抉择。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