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国产GPU赛道升温:瀚博半导体冲刺百亿IPO,挑战英伟达垄断地位

   时间:2025-08-05 18:32:30 来源:投中网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瀚博半导体,这家由两位前AMD技术领军人物创立的国内GPU(图形处理器)企业,近日正式宣布与中信证券签订上市辅导协议,目标直指A股科创板。这一举动标志着瀚博半导体在国产GPU赛道上的冲刺步伐进一步加速。

近年来,国产GPU领域竞争激烈,多家企业纷纷摩拳擦掌,准备上市。就在一个月前,摩尔线程与沐曦股份已向上交所递交了科创板IPO申请,分别计划募资80亿元和39.04亿元。与此同时,壁仞科技与燧原科技也处于上市辅导阶段,国产GPU五强几乎全员集结,蓄势待发。摩尔线程的募资额更是创下了年内科创板最大IPO纪录。

这一幕不禁让人回想起2018年的AI芯片创业热潮,当时地平线、寒武纪等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国产AI芯片行业迎来了一场“千芯大战”。尽管当时因技术尚不成熟和生态系统缺失,导致不少企业折戟沉沙,但也培育出了如寒武纪、地平线等领军企业,验证了AI芯片的国产替代潜力。如今的GPU IPO热潮,则是在技术更加成熟、资本更加理性、生态系统逐渐完善的背景下发生的质变。

瀚博半导体作为这场变革的参与者之一,自2018年成立以来,已迅速成长为国内GPU领域的佼佼者。公司创始人钱军与张磊,均曾在AMD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芯片设计经验。他们带领瀚博半导体,选择了一条与众多国产GPU企业不同的技术路径,专注于研发基于领域专用架构(DSA)的云端AI推理芯片,旨在打破英伟达等行业巨头的垄断地位。

瀚博半导体的成长历程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创业初期,公司仅有十几名工程师,但凭借创始团队在业界的深厚背景与卓越声誉,很快便获得了资本的青睐。自2020年完成首次A轮融资以来,瀚博半导体已累计完成6轮融资,融资总额超过25亿元,投后估值达到105亿元。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快手、联发科等产业巨头,以及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盐城中韩产业园基金等国有资本,还有红点创投、五源资本、经纬创投等顶级风投机构。

在资本的助力下,瀚博半导体的研发进度迅速推进。2020年5月,公司成立仅一年半就完成了首颗半定制7nm芯片流片;2021年7月,发布了首款服务器级AI推理芯片SV102及通用加速卡VA1;2023年,第二代全功能GPU芯片SG100成功量产,实现了技术上的重大突破。目前,瀚博半导体的客户主要涵盖中国移动(云游戏)、工业仿真、数字孪生等高增长细分市场,为AI大模型、图形渲染和高质量内容生产提供完整解决方案。

然而,国产GPU企业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尽管瀚博半导体等企业在营收上取得了显著增长,但由于研发投入巨大,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包括瀚博半导体在内的多家国产GPU公司均未能实现盈利,净亏损额高达数亿元。但这并未阻挡国产GPU企业前进的步伐,他们仍在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以抢占市场先机。

瀚博半导体的创始人钱军曾表示:“中国需要自己的高性能GPU。”这句话不仅道出了瀚博半导体的创业初衷,也反映了国产GPU企业的共同心声。面对英伟达等行业巨头的垄断地位,国产GPU企业正通过技术创新和资本助力,不断突破自我,努力实现自主可控的GPU产品。

当前,中国AI芯片市场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据预测,到2029年,中国AI芯片市场规模将达到1.34万亿元,其中GPU占比将升至77.3%。同时,随着全球AI芯片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GPU企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美国近期对AI芯片对华出口规则的调整,也为国产GPU企业创造了更多的战略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瀚博半导体等一众国产GPU企业选择此时冲刺IPO,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通过上市融资,他们将进一步扩大产能、提升技术实力、拓展市场份额,为国产GPU产业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开放转载  |  滚动资讯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