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举行的链博会上,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的一番话引发了业界的深思。他赞叹道:“中国的供应链,堪称奇迹。”的确,当“中国制造”以覆盖41个工业大类、207个中类、666个小类的全产业链优势,稳稳站在世界舞台的中心,中国酒店业也借此东风,依托这一“奇迹”般的供应链,打造出一套独具特色的“民族供应链”,不仅增强了行业生产力,还擦亮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在众多酒店品牌中,锦江都城以其近百年的文化沉淀和先锋精神,成为了这一趋势的佼佼者。作为中高端民族商务酒店品牌,锦江都城不仅实现了品牌的年轻化转型和商业价值的升级,还依托锦江GPP平台,整合了超过3000家优质供应商的智慧。在酒店场景中,锦江都城通过创造和孵化更多优良国货,将民族品牌文化与商业价值深度融合,让中华文化、东方美学和中国待客之道得以与世界共享。
知萌机构发布的《跃迁与进化·中国品牌消费新图景 | 2025 中国品牌趋势洞察报告》显示,84.3%的消费者选择国货的意愿较2024年有了显著提升,整体喜好度高达4.49分(满分5分)。情怀共鸣、文化底蕴和品质信赖,已成为新一代消费者的“选择密码”,同时也是酒店投资人的风向标。这一趋势在锦江都城酒店的投资人身上得到了生动体现。
武夷山三姑度假区的锦江都城酒店投资人赵总,在锦江都城3.0产品发布后,主动找到品牌方,要求对已有的2.0酒店客房进行升级。她表示:“锦江都城3.0的升级融合了品牌文化表达和年轻化设计审美,通过‘先锋都城’民族供应链选用品质优良的国货品牌,与多方共创商业新模式。酒店是文化展示的窗口,作为中国酒店投资人,我们希望通过锦江都城3.0,让更多年轻人在武夷茶乡体验并分享国货之美。”
同样,东莞市政中心广场的锦江都城酒店投资人陈总,在众多酒店加盟品牌中选择了锦江都城,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民族供应链带来的文化溢价。他说道:“当决定投资酒店时,我考察了很多品牌,希望能恰到好处地融合传统文化。看到锦江都城3.0,眼前一亮。背靠锦江强大的企业背景,以中国‘创’的品质提升产品溢价,以中国‘造’的创新技术实现与国际品牌相当的性能,这是大企业责任与实力的象征。锦江都城3.0是锦江品牌的真实传承,是中华文化与海派文化的现代结晶,引领着酒店新生活方式的变革潮流。”自酒店今年五月开业以来,最高RevPAR达到350元、最高ADR达到450元,数据对比同期周边中高端酒店高出约100元,营收业绩优异。
当“支持国货”从口号变成消费习惯和投资偏好,酒店市场也在倒逼行业变革。锦江都城酒店通过百年文化基因与民族工业体系的深度耦合,将“中国制造”的技术底气、“中国文化”的情感共鸣和“商业逻辑”的精明算计,融合成了一套能落地、能赚钱的民族供应链。
锦江都城首创的“先锋都城”民族供应链,核心在于“省、赚、稳”三字诀。“省”是通过甄选国货和技术创新降低成本;“赚”是依靠文化特色和品质体验提升售价;“稳”则是通过标准化和规模化实现模式的可复制性。这背后是“中国创+中国造”的深度融合,每一步都有明确的商业逻辑支撑。
在成本控制方面,锦江都城并非牺牲品质,而是利用国货的“硬核实力”打破国际品牌的定价垄断。例如,与华为合作的智能客控系统,不仅保留了智能化体验的核心功能,单房线路成本还降低了800元。同时,国产供应链通过材质优化与工艺改良,单房五金件成本较国际品牌节省了5403元。装配式墙板和华为PLC电力载波技术的应用,进一步降低了材料和工期成本。
在提升溢价方面,锦江都城酒店通过供应链全链条的深度定制,将文化转化为可感知、可消费的产品价值。从客房内的蓝金色ART DECO纹样床品,到以海派文化为魂的“葱倩茶室”空间营造,再到商务随行包和客房矿泉水颈标上的中国文学、文化元素,不仅提升了基础房型的平均房价,还在同档次酒店市场中形成了“文化溢价”的独特标签。
锦江都城酒店与云南白药、佰草集、梦百合等品质国货品牌的深度合作,更是将“民族品牌认同”转化为消费溢价。消费者对国货品牌的好感度与信任度,转化为对酒店产品“高品质、高价值”的认知,进而愿意为这种品牌协同带来的综合体验支付更高价格。
在稳定性方面,锦江都城酒店的民族供应链源于“标准化”与“规模化”的深度融合。通过模块化设计和技术壁垒的构建,实现了“可快速扩张、可长期盈利”的商业模型。高效的供应链响应能力,为模式的快速扩张提供了“加速器”。目前,锦江都城已实现400余家门店的全国布局,未来3-5年计划突破1000家。
锦江都城酒店正以“中国技术+中国文化”的双轮驱动,展现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化表达,打造真正代表中华民族原创且有世界影响力的中高端连锁酒店品牌。这一模式不仅符合国家政策要求,更借助“一带一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加速全球化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