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金融监管局正式向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法巴天星保险”)颁发保险许可证,标志着这家备受瞩目的创新型财险机构正式获批开业。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的信息,法巴天星保险的机构编码为000266,发证日期与批准日期分别为2025年10月24日与10月17日。
尽管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期间(10月27日至30日)的活动议程中曾预告将举办法巴天星保险的揭幕仪式,但该仪式最终未如期举行。不过从监管批复内容来看,彼时公司已取得开业资格。业内人士分析,这一安排或与筹备细节优化有关,但并未影响其正式进入市场的进程。
作为我国第91家财险机构,法巴天星保险的股东构成颇具特色。其外方股东法国巴黎保险集团是全球知名的保险集团;德国大众汽车金服海外公司作为传统汽车巨头的金融服务机构,带来汽车金融领域的资源;中方股东四川银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由小米集团全资控股,雷军间接持有其90%股份。这种“国际保险+科技+汽车金融”的组合,被视为外资与中国本土产业深度融合的典型案例。
根据许可证信息,法巴天星保险注册地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武定侯街6号9层(自然楼层8层),业务范围覆盖机动车保险(含交强险与商业险)、企业/家庭财产保险、工程保险(特殊风险除外)、责任保险、船舶/货运保险、短期健康/意外伤害保险及再保险业务等。公司还可依法开展保险资金运用及经监管批准的其他业务。
人事方面,拟任董事长黄譎葹(OOI See See)的任职资格尚待监管批准。公开资料显示,这位拥有美国爱荷华大学精算学士学位的资深从业者,曾在中意保险、意大利忠意集团、法国巴黎保险集团等机构担任高管,现任法国巴黎保险集团中国区非执行主席及亚洲区总裁。与此同时,公司正在通过招聘平台补充核心团队,车险管理、资金管理、定价、再保险等岗位的招聘信息已出现在小米集团的招聘列表中。
北京大学应用经济学教授朱俊生指出,法巴天星保险的成立至少将从三方面影响行业格局:其一,推动外资与数字化保险的融合,其“科技赋能+外资管理”模式或加速行业数字化转型;其二,依托股东在车联网、智能定价等领域的优势,可能成为“车险+科技场景保险”的新标杆;其三,尽管新增主体对市场份额影响有限,但其创新理念将倒逼既有公司优化产品设计与服务体验,尤其在中高端市场形成差异化竞争。
法巴天星保险的落地,也是法国巴黎银行(中国)(以下简称“法巴中国”)深化中国布局的重要一步。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法国巴黎银行自1860年在上海设立办事处以来,已通过企业及机构银行、国际金融等业务服务中国市场。其总部设于上海,并在北京、天津、广州设有分行。
近年来,法国巴黎银行通过股权投资、合资合作等方式,逐步构建起覆盖银行、基金、保险、租赁、理财等领域的全牌照金融架构。例如,2003年其旗下公司参股海富通基金;2005年入股南京银行并逐步成为第一大股东;2013年通过接手中荷人寿股权进入寿险市场;2015年与吉利汽车合资成立汽车金融公司;2022年携手南京银行收购苏宁消费金融;2023年与农银理财成立法巴农银理财;2024年合资设立江苏法巴农科设备金融租赁公司。法巴证券(中国)及证券投资基金托管资格的获批,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金融市场的多领域布局。
业内人士认为,法国巴黎银行持续加码中国市场的背后,是对中国经济长期发展潜力的看好。通过本土化创新与全球化资源协同,外资金融机构不仅分享了中国经济红利,也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正如法国巴黎银行董事长乐明瀚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所言,外资机构愿与中国各方携手,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金融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