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算力产业正经历从规模扩张到质量提升的关键转型,在数字经济时代展现出强劲发展动能。据最新发布的《2025算力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在用算力中心标准机架数量突破1085万架,智能算力规模达到788EFLOPS,计算能力稳居全球前列。这一发展态势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的深度渗透密不可分,金融服务、医疗健康、工业制造等领域对智能算力的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
资本市场对算力产业的追捧在A股市场表现尤为突出。统计显示,布局AI算力产业链的80余只概念股总市值超过6.5万亿元,今年以来平均涨幅达73.97%,其中胜宏科技、新易盛等22只个股累计涨幅翻倍。值得关注的是,35只研发投入占比超5%的概念股中,深南电路以36次机构调研频次位居榜首,该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56.3%,在AI算力升级和汽车电子智能化领域斩获显著增长。
产业升级背后是算力基础设施的持续完善。国家电网2025年第七十四批采购项目于11月3日公示中标候选人,涉及变压器、电抗器等电力设备采购金额超30亿元。中金公司分析指出,特高压建设将迎来新一轮设备招标高峰,藏东南—粤港澳、蒙西—京津冀等重大工程相继开工,为特高压设备龙头企业带来业绩支撑。这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为算力产业提供了稳定能源保障,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国际算力市场近日迎来重大突破。当地时间11月3日,亚马逊云服务(AWS)与OpenAI签署380亿美元算力供应协议,创下全球云计算领域单笔合同金额纪录。根据协议,AWS将向OpenAI提供数十万片英伟达GB200/GB300系列GPU,并预留千万级CPU扩展空间,支撑从ChatGPT推理到新一代模型训练的多样化需求。OpenAI首席执行官萨姆·奥特曼表示,这笔合作将强化公司计算生态,为智能发展奠定基础。
在细分领域,电气设备板块表现抢眼。11月4日早盘,博菲电气股价从绿盘直线拉升至涨停,封单超4.3万手。同属电气设备行业的神马电力股价创历史新高,该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77亿元,同比增长28.49%。中邮证券研报指出,全球电网投资需求增长带动公司出口收入提升,在可再生能源高增背景下,电网景气度有望持续攀升。
从通用计算到异构计算、智能计算的算力需求转移,正在重塑产业格局。IDC预测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将达1037.3 EFLOPS,2028年预计增长至2781.9 EFLOPS。这种增长趋势在资本市场得到充分体现,润泽科技、中兴通讯等6只概念股滚动市盈率低于40倍,东软集团以1.34倍市净率领跑低估值阵营。作为中国首家上市软件企业,东软集团上半年新签垂直领域AI应用合同4.84亿元,其中医疗领域AI应用合同增长60%,展现出算力与行业深度融合的强大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