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啤酒行业经历“新旧动能转换”的当下,现饮渠道面临持续压力,传统啤酒销量呈现下滑态势;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非现饮渠道迅速崛起,精酿等创新品类实现快速增长。重庆啤酒总裁李志刚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啤酒行业正从“量增”阶段迈向“质升”阶段。
谈及2025年啤酒行业的发展态势与机遇,李志刚表示,受外部环境影响,当前市场整体仍承受着一定压力。尽管行业可能持续面临挑战,但只要在非现饮渠道和新品创新方面持续发力、实现突破,消费者对高品质、差异化产品的追求不会改变,这便是行业发展的信心所在。
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重庆啤酒业绩保持整体稳健。日前披露的2025年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30.59亿元,同比下降0.0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41亿元,同比下降6.83%。
重庆啤酒作为全球三大啤酒公司之一嘉士伯集团在中国的运营平台,拥有丰富的品牌组合。国际品牌包括嘉士伯、乐堡、1664、布鲁克林、夏日纷等,本地品牌则有乌苏、重庆、山城、西夏、大理、风花雪月、京A等。
从营收构成来看,重庆啤酒的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25年前三季度,高档(8元及以上)产品实现营收77.15亿元,同比增长1.18%,在主流(大于等于4元,小于8元)产品、经济(4元以下)产品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实现了逆势增长。
李志刚解释称,高档产品收入占比持续提升,一方面得益于国际品牌增速较快,另一方面是非现饮渠道中拉罐产品的推进优化了产品组合。不过,由于当前在产品结构优化方面投入较多,销售收入增长尚未完全释放。
高端酒板块对重庆啤酒整体表现贡献显著。一方面,经济型产品在重庆啤酒营收中占比极低,对整体业绩影响有限;另一方面,重庆啤酒的主流产品在强势区域市场份额已超过80%,更容易受外部环境变化影响而波动。
“高档酒板块的持续增长是明确的积极信号,这验证了公司产品结构优化方向的正确性。”李志刚表示,公司将持续发力非现饮渠道,推动高端产品渗透,期望通过渠道与产品的协同,进一步减轻现饮渠道承压带来的业绩影响。
在消费需求持续升级、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军的背景下,“产品创新”成为啤酒企业突破增长瓶颈的关键。李志刚坦言,当前消费者的消费场景和需求发生了深刻变化,“单纯的传统啤酒已无法完全满足他们多元化的需求,这促使我们在产品端不断创新。”
重庆啤酒通过持续推出新口味、新品类、新包装来回应新消费趋势。公司继续发力“大容量”新品,推出“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一升装、“山城龙井绿茶精酿”一升装、“大理精酿”一升装等,同时上线“风花雪月青提味低醇啤酒”。
其中,乌苏精酿大红袍啤酒一升装受到市场广泛关注。李志刚分析认为,其核心竞争力在于“中国式精酿”的差异化定位,背后有两大趋势支撑:一是年轻消费者对精酿啤酒的接受度显著提高,二是“啤酒+新口味”的融合需求爆发。“这两类需求叠加,让一升装精酿成为我们重点布局的潜力赛道。”
据介绍,一升装精酿产品在酿造工艺和原料选择上进行了本地化创新,更突出口感层次,带来更丰富的香气与风味体验。与传统产品相比,这类精酿不仅容量更大、饮用场景更灵活,还在品质感和消费价值上有所提升。这种“高品质、大容量”的差异化优势,使一升装精酿成为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的重要载体。
从数据来看,精酿产品的增长势头十分强劲。李志刚透露,若将一升装精酿纳入统计,该板块增速“非常快”——公司2025年初才起步,目前已推出多款产品,且还有更多创新储备在研发中。
“当前公司运营着一条一升装产品的罐装线,计划明年追加产能。”李志刚表示,尽管一升装精酿目前在整体收入中占比不高,但高单价带来的拉动作用显著,“未来有望成为新的业务增长方向。”
如果说产品创新是“内核”,那么渠道建设就是“骨架”。面对现饮渠道的持续承压,重庆啤酒持续重点发力非现饮渠道,同时通过“大城市”计划与即时零售布局,构建起更具韧性的渠道网络。
李志刚表示,过去两三年,公司在非现饮渠道的投入不断加大。从产品端看,拉罐产品、一升装精酿等均在该渠道实现快速渗透;从战略端看,非现饮渠道已成为“吸引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群体”的关键途径。“比如一升装产品,正是通过非现饮渠道触达家庭、户外等场景,拓展了现饮渠道以外的消费场景。”
即时零售作为非现饮渠道的重要分支,增速尤为突出。李志刚透露,当前公司即时零售渠道实现快速增长,“这得益于我们较早与平台合作,基础扎实。”
“大城市”计划是重庆啤酒渠道深耕的另一大核心。截至目前,该计划已覆盖99个大城市。与“追求数量扩张”的思路不同,重庆啤酒选择“深耕现有城市”,避免“撒胡椒面”式的投入。
“我们会将99个城市分为不同类别,并制定明确目标。”李志刚解释,这样的策略核心是提高效率、优化回报,“与其从零开始开拓新城市,不如在已有基础的城市做深,提升市场份额与投入产出比。”
从落地效果来看,“大城市”计划已显现协同效应。李志刚表示,一方面,高端产品在大城市的渗透率显著提高,精酿、一升装等产品在大城市的接受度更高,推动了产品结构优化;另一方面,非现与即时零售渠道在大城市的布局更密集,渠道与产品形成共振,进一步放大了增长效应。
整体而言,重庆啤酒通过持续推动产品结构优化,以一升装精酿创新开辟新的增长路径,依靠非现饮渠道与“大城市”计划构建韧性,在行业承压期积极寻找突破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