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算力电力双驱动:“算电协同”如何破解能源与算力发展难题?

   时间:2025-10-28 00:47:45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年来,我国算力与电力产业均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在算力领域,截至2024年末,全国算力总规模已突破280EFlops大关,近五年年均增长率接近30%,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算力竞争中的地位持续攀升。与此同时,数据中心作为算力的重要载体,其年度电力消耗也达到1500亿千瓦时以上,凸显了算力产业对能源的巨大需求。

在能源转型方面,我国电力系统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装机占比已超过50%,清洁能源在电力结构中的比重显著提升。然而,这一转型也带来了新的挑战:西部地区因新能源发电过剩而出现的“弃风弃光”现象,与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张的结构性矛盾并存,成为制约能源高效利用的关键问题。

面对算力需求激增与能源转型的双重压力,“算电协同”理念应运而生。这一模式旨在打破算力(比特)与电力(瓦特)之间的传统界限,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两者的深度融合。具体而言,算力不再仅仅是电力系统的负荷,而是转变为具有调节功能的“智能元件”,能够根据电力供应情况动态调整算力输出,从而优化能源配置。

“算电协同”的核心机制在于实现算力负荷与电力供应的双向匹配。当新能源发电充足时,算力中心可增加计算任务,消纳多余电力;当电力供应紧张时,则通过降低算力负荷或调整计算任务,减少电力消耗。这种灵活的调节方式不仅有助于促进新能源的消纳,还能降低数据中心的用电成本,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