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行业整体承压的背景下,江南布衣交出了一份看似稳健的年度成绩单。截至6月30日的2025财年数据显示,公司总收入达55.48亿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8.98亿元,同比上升6.0%。然而,这份成绩单背后却暗藏隐忧——财报发布后的业绩会上,管理层重申了2026财年实现百亿营收的目标,这意味着企业需要在一年内实现近乎翻倍的增长。
这一目标并非首次提出。早在2019年,江南布衣就曾规划到2026财年突破百亿规模。面对当前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CFO范永奎坦言:"市场环境充满挑战,但我们仍决定坚持这一目标。"这种决心背后,是企业多品牌战略的全面铺开。目前,江南布衣已形成覆盖女装、男装、童装、家居等领域的品牌矩阵,其中主品牌JNBY以30.13亿元收入占据54.3%的份额,成长品牌贡献21.74亿元,新兴品牌则以107.4%的增速达到3.61亿元。
门店布局的扩张印证了企业的扩张野心。截至6月底,集团运营门店达2117间,较去年同期增加92间。其中成熟品牌JNBY拥有961家门店,成长品牌达1082家,新兴品牌52家。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江南布衣+"多品牌集合店新增至22家,这些定位为体验中心的门店通过专属服务强化会员粘性。例如沈阳万象城集合店,会定期邀请高端会员参与新品预览,提供定制化搭配服务。
支撑企业扩张的核心力量来自其会员体系。2025财年数据显示,会员贡献的零售额占比超过80%,活跃会员账户突破56万个,较上年增加约1万个。其中年度消费超5000元的高价值会员达33万个,贡献营收48.6亿元,占线下零售总额六成以上。这种"粉丝经济"模式不仅体现在销售贡献上,更通过品牌权益互通实现了会员生命周期管理——从吸引新客户到培育忠实用户,最终转化为持续消费。
但增长压力同样不容忽视。2025财年4.6%的营收增速低于上半年5%的水平,同店销售额0.1%的微跌暴露出客流量下滑的现实。高库存问题尤为突出,期末存货达9.326亿元,同比增幅24.2%。分析师指出,虽然企业销售和利润表现仍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核心品牌增速放缓与库存积压的双重挑战,在消费疲软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棘手。
面对百亿目标,江南布衣选择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外部收购加速布局,2024年先后收购杭州慧聚51%股权和时尚百货品牌B1OCK,将运动童装onmygame等纳入体系。范永奎透露,onmygame计划在2026财年开设线下门店,目前该品牌主要通过电商渠道销售。另一方面,企业持续优化渠道结构,计划在一二线城市提高直营比例,在三四线城市深化经销商合作。
线上渠道的拓展成为关键突破口。当前线下收入占比仍高达78.3%,在电商盛行的时代,这种依赖度带来显著风险。投资者关系总监强一岚在业绩会上强调,企业正构建以粉丝为核心的全域零售网络,通过数据驱动和技术载体提升用户体验。这种转变不仅需要加强电商平台布局,更要实现线上线下服务的无缝衔接。
整个设计师品牌领域都面临着相似困境。消费理性化趋势下,例外、素然等品牌过去依赖的"独特调性+忠实客群"模式遭遇挑战。市场两端挤压严重:一端是优衣库等高性价比品牌,另一端是国际奢侈品牌,同时新兴设计师品牌和线上小众品牌也在分流消费者。当"独特文艺美学"被更多品牌模仿,当核心客群消费趋于谨慎,如何平衡品牌调性与规模扩张成为行业共同命题。
在消费复苏前景仍不明朗的当下,江南布衣的百亿征程注定充满变数。从渠道优化到并购整合,从会员运营到品牌升级,这家文艺气质浓厚的企业正在探索中国设计师品牌的规模化路径。正如范永奎所言:"坚持挑战"的背后,既是对市场机遇的把握,更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深刻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