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零售市场在近期迎来新一轮优质商业项目的集中入市,为城市商业格局注入新活力。根据戴德梁行最新发布的报告,今年第三季度全市新增约28万平方米的优质购物中心面积,推动存量规模攀升至775.7万平方米。其中,三大标杆性项目凭借差异化定位与品牌组合,成为重塑湾区商业生态的关键力量。
作为居民日常消费的重要载体,深圳大悦城于7月率先亮相,开业后迅速成为人气焦点。数据显示,该项目日均客流量达15万人次,累计销售额突破3.7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前海冰雪世界商业综合体,其配套主题商业自9月29日起分阶段开业,依托全球最大室内滑雪场的独特优势,构建起"冰雪+文体旅"的全天候消费场景,在滨海城市实现业态创新突破。
深圳湾万象城二期的启幕则标志着高端商业的升级迭代。该项目以"新奢生活主场"为定位,引入近300个品牌,其中区域首店占比超四成,涵盖户外装备、美妆护肤、数码科技及特色餐饮等全品类。通过与一期国际奢侈品牌矩阵形成互补,配合后海空中连廊的贯通,进一步优化了片区商业动线,推动后海-深圳湾商圈向体验式、融合化方向发展。
消费市场的回暖为商业项目提供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6723.4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商品零售增长4.1%,餐饮收入增长1.9%。从入驻品类看,零售业态占比达55.6%,较餐饮高出近20个百分点,女装、运动户外成为零售类主力军。典型案例包括嘉乐道引进永辉超市、福永万达广场引入沃尔玛等,有效填补区域综合商超空白。
在运营策略方面,商户选址更趋理性,倾向于成熟项目的小面积铺位以控制成本。部分运营商通过拆分大面积铺位提升出租率。租金水平呈现温和调整,第三季度优质购物中心最优层平均租金为每月每平方米753.3元,同比下降2.9%,但空置率较二季度下降0.3个百分点,显示市场供需关系持续优化。
展望未来,深圳商业供应仍将保持活跃态势。据预测,今年第四季度至2026年末,全市预计新增53.4万平方米优质商业空间,其中西部板块延续供应热潮,太子湾花园城、怀德万象汇等项目值得关注。随着新项目的持续落地,深圳商业版图将进一步向多中心、差异化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