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中国加强关键稀土等物项出口管制:规范出口,维护安全与供应链稳定

   时间:2025-10-12 00:24:46 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日,中国商务部连续发布多则公告,宣布对部分涉及稀土、超硬材料及锂电池等关键物项实施出口管制,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此次管制措施涵盖稀土永磁材料、稀土靶材、超硬材料、钬等中重稀土元素,以及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并将于11月8日起正式生效。

此次被列入管制清单的物项具有显著的军民两用属性。以钬元素为例,这种稀土金属因其优异的光学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光纤激光器、光纤放大器等光通信器件的制造。而铥元素作为地壳中含量最稀少的稀土元素,其高纯度卤化物可用于制造高强度放电光源。金刚石微粉在光学晶体、陶瓷、超硬合金等硬质材料的加工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商务部研究院专家指出,稀土在国防军工领域具有战略级地位,被誉为"现代军工的生死线"。从导弹制导系统到战机发动机,从雷达关键部件到其他高端装备,稀土材料的纯度和性能直接决定着武器装备的精准度、机动性和实战效能。近期发现,部分境外组织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将中国管制物项转移至军事等敏感领域,这是中国加强出口管制的重要原因。

在管制方式上,此次措施呈现出两大特点。其一,实施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对于原产于中国、在境外制造且中国成分价值比例达0.1%及以上的相关物项,必须获得商务部颁发的两用物项出口许可。特别是涉及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14纳米及以下逻辑芯片、256层及以上存储芯片相关技术的出口申请,将采取原则不予许可或逐案审批的严格标准。

其二,管制范围从实物扩展至技术领域。公告明确规定,稀土开采、冶炼分离、金属冶炼、磁材制造等相关技术及其载体未经许可不得出口。专家表示,中国在稀土绿色开采技术、高纯度提纯工艺以及高性能永磁材料制造等领域已形成全球领先优势,这些技术是保障国内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和国防军工等领域自主发展的关键基础。

针对国际社会对管制措施合法性的质疑,相关负责人从三个层面作出回应。在法律依据方面,《出口管制法》《对外贸易法》《海关法》以及《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等法律法规为此次措施提供了坚实保障。特别是《两用物项出口管制条例》第49条确立的域外管辖权,为对境外相关稀土物项实施管制提供了法理依据。

从国际实践来看,中国此次举措符合国际通行做法。美国《出口管理条例》通过"视同出口"概念限制技术外流,欧盟法律明确管制"无形技术转移",日本则对特定技术引入事先报告要求。相比之下,中国此次管制措施在范围上更为有限,同时采取了差别化管控策略。

商务部强调,对于符合规定的出口申请将予以许可,特别是涉及紧急医疗、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对、自然灾害救助等人道主义救援的出口将豁免许可。这种精准化、差异化的管制模式,既能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又能最大限度减少对全球供应链的影响。相关措施不针对任何特定国家和地区,对合法合规的出口申请,中方将在审查后依法处理。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