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黄金珠宝行业龙头企业老凤祥(600612.SH)宣布以2400万美元战略入股迈巴赫奢侈品亚太公司,同时获得该品牌在亚太地区的独家经销权,这一动作引发了市场对黄金品牌高端化转型的广泛讨论。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珠宝品牌之一,老凤祥此次跨界与超豪华汽车衍生奢侈品的合作,被视为行业突破同质化竞争的重要尝试。
根据公告,老凤祥通过香港子公司认购迈巴赫奢侈品亚太公司20%股权,投资总额达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7亿元)。与此同时,旗下臻品商贸公司获得该品牌在亚太地区的经销权,其中上海地区为独家代理。协议规定,2025年过渡期采购额不低于100万美元,2026年起每半年采购额不低于200万美元,2027年后每季度采购额不低于200万美元,三年合计采购金额不低于1300万美元。
迈巴赫品牌起源于1909年的德国,最初以豪华汽车闻名。2013年,该品牌延伸至奢侈品领域,专注于手工打造的高端配饰和生活方式产品。目前,其业务覆盖全球75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17家零售门店和15家精品旗舰店,并计划在2026年前新增8家高端精品店,包括6家亚洲门店、1家北美门店和1家欧洲门店。此次与老凤祥合作的亚太公司于2025年2月在香港注册,注册资本仅1万港元,业务聚焦马具、服饰、家居用品等非汽车类奢侈品。
对于此次合作,奢侈品行业专家周婷指出,这是老凤祥实现高端化转型的"双轨策略":通过股权投资绑定品牌发展利益,同时借助品牌代理快速掌握奢侈品运营逻辑。她认为,这种模式既能分享迈巴赫奢侈品的市场增长红利,又能提升老凤祥的品牌形象,为团队学习国际奢侈品牌管理经验提供契机。不过,她也提醒,迈巴赫奢侈品的品牌价值高度依赖其汽车业务的豪华定位,若未来推出经济型车型,可能导致品牌价值缩水。
黄金珠宝行业资深从业者徐辉则从合作风险角度分析,指出双方在文化理念、设计哲学和经营思路上的差异可能带来挑战。他观察到,类似跨界合作常因管理层对国内外市场的判断分歧而受阻,"成功案例往往需要一方绝对控股,才能有效整合双方优势"。
当前,黄金珠宝行业正面临多重压力。金价持续走高抑制消费需求,产品同质化加剧市场竞争,导致老凤祥、周大生等头部企业业绩下滑。数据显示,老凤祥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下降16.52%至333.56亿元,净利润下降13.07%至12.2亿元。相比之下,主打高端市场的老铺黄金同期营收同比增长251%至123.54亿元,净利润增长285.8%至22.68亿元,甚至吸引LVMH集团CEO贝尔纳·阿尔诺亲自到店考察,凸显国货黄金对国际奢侈品牌的吸引力。
周婷分析认为,中国黄金珠宝行业已进入高端化发展的关键窗口期。老凤祥作为拥有177年历史的品牌,其文化底蕴和工艺传承优势,在国潮消费兴起背景下,比单纯依赖营销的新兴品牌更具竞争力。她预测,未来两年内,超过50%的国际奢侈品牌将推出黄金珠宝产品,与中国品牌展开正面竞争;同时,80%以上的中国头部黄金企业将实现与国际奢侈品牌的联名合作。
对于老凤祥与迈巴赫奢侈品的合作前景,周婷认为联名产品将是重要突破口。她指出,黄金饰品本身具备高端属性,是中国品牌最容易实现奢侈化的领域。不过,她也强调,中国黄金品牌要真正跻身奢侈品牌行列,仍需提升品牌运营的专业度,"老凤祥需要借鉴国际经验,结合自身优势,才能完成从传统珠宝商到奢侈品牌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