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信银行官网发布公告,宣布将对部分代销的资产管理产品风险等级进行重新评估与调整。此次调整涉及17只产品,涵盖汇添富基金、华泰柏瑞基金、华安基金及易方达基金等知名机构管理的产品。根据公告内容,15只产品的风险评级将被上调,2只产品则下调评级,调整将于2025年10月15日起逐步实施。
中信银行方面表示,此次调整主要基于监管要求及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原则。依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商业银行代理销售业务管理办法》,商业银行需独立、审慎地对代销产品进行风险评级,并明确适配的投资者群体。此举旨在强化银行在代销业务中的主体责任,确保投资者获取真实、完整的风险信息,尤其在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更具必要性。今年以来,权益类市场波动显著,部分基金产品实际运行中暴露出更高风险特征,促使银行动态调整评级以匹配市场变化。
公告明确指出,风险评级调整仅涉及产品风险等级的变动,不会改变投资者已购买产品的类型、投资范围或策略等核心要素。已购买产品的风险特征仍以购买时的产品说明书为准。对于通过定投方式投资的产品,若调整后的风险等级超出投资者当前风险承受能力,系统将自动终止扣款。连续三次扣款失败后,定投协议将失效,投资者需重新评估风险承受能力或选择匹配自身风险偏好的产品。
据观察,年内农业银行、建设银行及民生银行等多家机构均对代销产品风险等级进行了类似调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分析称,银行此举既是落实监管要求,也是优化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关键环节。通过动态调整风险评级,银行可避免向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投资者推荐高风险产品,从而降低投资风险。目前,多家银行已建立“事前评估+事后跟踪”的全流程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更全面地掌握产品风险变化,提升代销业务的专业性与合规性。
娄飞鹏进一步指出,风险评级的动态调整有助于银行更精准地披露产品风险,防止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遭受损失。同时,独立的风险评级机制促使银行优化产品筛选与推荐流程,增强投资者对代销业务的信任。这一调整也间接推动基金公司等机构提升管理水平,强化产品设计与风险控制能力,形成行业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