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运城永济市,一场关于大蒜种植的数字化革命正悄然展开。当地某村合作社突破传统农业“先种后卖”的固有模式,通过搭建数字化认养平台,让消费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为农业产销对接开辟了全新路径。
该项目以合作社为运营核心,依托定制开发的农业认养小程序,构建起覆盖大蒜种植全周期的数字化管理体系。与传统农业“盲种盲销”不同,消费者可通过小程序的“云选地”功能,实时查看不同地块的土壤检测数据、历史产量记录等信息,自主选择心仪地块进行认养。这种“透明选地”模式,彻底打破了产地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壁垒。
支撑这一创新模式的,是广州赤焰信息提供的专业农业数字化系统。该系统集成了地块可视化展示、生长周期追踪等功能模块,为合作社搭建数字化认养体系提供了技术保障。通过系统对接,认养者能随时掌握大蒜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数据。
在质量保障方面,项目引入了“一蒜一码”溯源系统。每颗大蒜都配备专属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土壤检测报告、施肥记录、病虫害防治等关键信息。配合定期举办的线下采摘活动,认养者不仅能“云监工”作物生长,还能亲身下田体验收割乐趣,实现“看得见的放心,摸得着的参与”。
智能提醒功能成为认养者的“数字农具”。系统会根据作物生长节点,自动推送灌溉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实用建议。即使缺乏农业经验,认养者也能通过手机实时掌握作物状态,甚至参与基础管护决策,真正实现“零门槛种地”。
项目设计的互动环节更添人文温度。合作社每月举办“蒜田开放日”,邀请认养者参与收割,并由农户现场传授大蒜成熟度辨别、储存技巧等实用知识。这种“线上认养+线下体验”的模式,不仅让消费者收获新鲜农产品,更构建起城乡情感联结的桥梁。
从运营效果看,该项目已突破单纯农产品销售范畴。透明的溯源体系与深度参与感,使超六成认养者选择连续认养,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体。更重要的是,它推动当地农业从“生产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型——合作社不再仅关注产量,而是通过提升消费者参与感来创造价值,实现了产销双方的深度绑定。
这种创新模式为农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鲜活样本。通过数字化工具重构产销关系,既解决了传统农业信息不对称的痛点,又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随着更多类似实践的涌现,我国农业正朝着更智能、更互动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