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佳作频现,从科幻巨制《流浪地球》到温情故事《好东西》,从神话改编《哪吒之魔童闹海》到东方美学作品《浪浪山小妖怪》,多部影片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与此同时,电影产业与文旅消费的融合日益紧密,"电影+美食""电影+文创"等跨界模式成为新热点。
国庆前夕,多部门联合推出"跟着电影品美食"2025国庆档特别活动,在北京发布系列促进电影与餐饮融合发展的举措。北京、江苏、浙江等地通过资源联动,推出"电影+美食"消费补贴,带动文旅、餐饮等行业发展。观众手持电影票根,即可在合作餐饮商家享受优惠,这种创新模式让电影价值从银幕延伸至日常生活。
电影与美食的碰撞催生出独特的文化体验。在山东,鲅鱼水饺因电影《窗外是蓝星》走红。这部中国首部太空实拍电影,记录了山东鲅鱼水饺搭乘天舟三号货运飞船进入太空的场景。影片中,渤海湾新鲜鲅鱼制成的饺子皮薄馅大,鲜汁在口中迸发,成为航天员缓解思乡之情的"家乡味道"。该片总票房突破4600万元,以独特的中国式太空美学吸引观众。
四川美食则通过《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现地域特色。影片主创考证太乙真人得道于四川江油,为其设计"川普"口音并安排吃火锅情节。成都火锅以红油锅底为特色,毛肚"七上八下"的涮法、鸭肠的脆嫩口感,搭配脑花、肥牛等食材,氤氲热气中承载着百姓故事。当地借此推出"跟着电影品美食"活动,联合5万家餐饮商家提供优惠,推动文旅消费。
岭南饮食文化在《罗小黑战记2》中得以呈现。影片中"粤东会馆"的餐桌摆满肠粉、白切鸡、双皮奶等广东美食。肠粉以薄如蝉翼的米皮包裹鲜虾或牛肉,淋上豉油皇与芝麻酱;双皮奶口感嫩滑,奶香浓郁。这些美食体现"鲜、嫩、清、香"的岭南特色,让观众通过银幕感受广东烟火气。
山西面食通过《好东西》展现多样魅力。影片中多次出现刀削面场景,这种宽度适中、边缘呈波浪形的面条,搭配浓郁汤底,口感筋道滑爽。山西面食种类丰富,莜面栲栳栳紧实弹牙,沾片子将菠菜、豆角与面粉结合,清爽利口。当地面食文化让游客每天都能品尝不同风味,感受传统手艺的温度。
上海海派文化在《爱情神话》中通过蝴蝶酥体现。影片中提到的天钥桥路小店蝴蝶酥,比国际饭店的更受欢迎。这款法式西点经上海本土改良,制作时需反复擀开、折叠面皮,撒糖后形成多达256层的酥皮。如今,蝴蝶酥已成为游客赠送亲友的特色伴手礼。
这个假期,你看了哪些电影?品尝了哪些特色美食?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影与美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