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中国车企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表现的话题引发广泛讨论。有国内网络传言称,部分中国车企已在欧洲市场实现对特斯拉的超越,但这一说法随即遭到特斯拉创始人兼CEO的公开回应。他指出,相关数据存在片面解读,特斯拉在欧洲的销量仍显著领先中国品牌。
数据显示,今年8月特斯拉在欧洲市场交付1.48万辆电动汽车,而同期销量最高的中国车企仅售出1.146万辆,差距仍接近三成。尽管部分月份中国品牌在细分市场或个别国家表现突出,但整体销量与特斯拉的差距依然明显。以今年上半年为例,欧洲电动汽车市场销量冠军为大众,特斯拉紧随其后,而中国车企仅位列第12名,销量约为4.1万辆,不足特斯拉同期销量(10.9万辆)的四成。
不过,中国车企的增速不容忽视。上半年其欧洲销量约为特斯拉的四成,但到8月已提升至77%。若保持这一势头,全年销量有望实现反超。对此,特斯拉正通过推出新车型巩固市场地位。其即将上市的Model Q定价约为Model Y的四成,更短的车身设计也契合欧洲狭窄街道的驾驶需求。特斯拉预计,该车型将推动其欧洲销量环比倍增,德国工厂已因此上调四季度产能计划。
欧洲市场对中国和美国电动汽车品牌均构成挑战。为保护本土产业,欧盟大幅提高纯电动汽车进口关税,导致特斯拉此前长期占据的欧洲市场榜首位置被大众取代。面对关税壁垒,中企选择增加插电混动车型出口比例——目前欧洲对混动车型关税仍维持较低水平。而特斯拉则通过价格策略应对,其Model Q的定价优势可能吸引更多预算敏感型消费者。
尽管成本更低的中国车型已具备价格竞争力,但特斯拉的品牌影响力仍构成威胁。中国车企需在保持性价比的同时,提升技术和服务水平以应对竞争。值得注意的是,欧洲是全球三大电动汽车市场之一,也是中国以外增长最快的区域。此前中国燃油车品牌曾跻身欧洲市场前十,后因多种因素退出。如今,某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正以高速增长领跑欧洲市场,其他新势力品牌也纷纷布局,试图在这片海外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