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四年低谷坚守,阿里“逆袭”背后,谁是最坚定的陪伴者?

   时间:2025-09-22 19:45:37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年初市值突破1.5万亿港币的阿里巴巴,今年股价表现堪称惊艳,累计涨幅已接近翻倍。上周,该公司股价创下近四年新高,市值重新站稳3万亿港币大关,这一成绩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回顾过去五年,这家电商巨头经历了显著的市场波动。自2020年第四季度创下单季度净利润和市值历史峰值后,阿里便陷入长期调整期,财务数据起伏不定,市值持续承压。2023年11月30日,拼多多在市值上首次超越阿里,标志着中国电商行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在战略层面,阿里同时发力人工智能和本地生活服务两大领域,展现出强烈的进取姿态。与此同时,创始人马云以低调方式重新进入公众视野,这种回归被市场解读为积极信号。公司通过持续投入新技术和拓展新业务,试图重构增长逻辑。

国际资本的动向同样值得关注。2024年第一季度,由查理·芒格担任董事长的Daily Journal减持近半数阿里持仓,这是芒格去世后该机构在阿里股票上的首次操作。同期,高瓴资本和景林资产两大私募巨头的美股持仓处于近年低位,前者展开大幅波段操作,后者则在去年四季度清仓后迅速于今年初重新建仓。

港股市场迎来重要转折点。由于长期未被纳入港股通标的,非QDII公募基金无法配置阿里股票。2024年9月10日,随着公司变更主要上市地至香港,阿里正式进入港股通名单。这一变化引发资金南下潮,公募基金持仓量激增,张坤、萧楠、胡昕炜等知名基金经理均第一时间布局。

从持仓结构看,截至2025年6月30日,ETF产品仍是公募配置阿里的主力。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位居首位,显示被动投资在该股上的重要地位。过去五年,公募对阿里的持仓规模呈现阶梯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中概互联网板块调整期间,相关ETF产品持续获得净申购。

以易方达中证海外中国互联网50ETF为例,在基金净值大幅下跌的四个季度里,其份额出现跳跃式增长。但随着今年净值快速修复,该基金又面临显著净赎回压力。这种"越跌越买、涨时兑现"的特征,反映出特定投资者群体的操作模式。

在阿里最艰难的2020至2024年间,真正坚持"逢低吸纳"策略的,主要是一批自嘲为"中丐互怜"的投资者。他们用五年时间验证了投资逻辑,如今随着股价回升,这部分持仓者终于迎来解套时刻。这种独特的投资者结构,构成了阿里股价波动背后的微观图景。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