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下半年科技板块“翻倍基”涌现,基金经理投资风格各异“追光”CPO

   时间:2025-09-22 00:14:01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近期科技板块表现强劲,仅下半年以来,已有两只基金净值实现翻倍,另有九只产品涨幅超过九成,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这波行情的背后,光模块龙头企业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的持续上涨功不可没,这些个股不仅为基金净值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还频繁出现在绩优基金的重仓名单中。年内涨幅超过六倍的胜宏科技以及下半年翻倍的英维克,也成为多只基金的“心头好”。

人工智能硬件投资热潮的兴起,尤其是以“易中天”组合(新易盛、中际旭创和天孚通信)为代表的CPO(光模块)领域,成为细分市场中的佼佼者。数据显示,自7月1日以来的两个多月里,这三只个股的涨幅分别达到175%、189%和136%。受此影响,重仓这些个股及CPO板块的基金业绩表现亮眼。据统计,截至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对光模块/光器件板块的持仓显著增加,其中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个股的持仓量位居前列。

具体来看,长安鑫瑞科技先锋6个月定开和永赢科技智选两只基金,自7月1日以来净值涨幅分别达到101.49%和101.13%,成为名副其实的“翻倍基”。长安宏观策略、中航机遇领航、财通多策略福鑫等九只产品同期涨幅也超过90%。这些业绩突出的基金中,“易中天”组合的贡献尤为突出,三只个股均出现在前述两只“翻倍基”的前十大重仓股中。

对于CPO板块的强势表现,华宝基金分析认为,光模块行业近年来业绩突出,部分头部企业净利润同比增幅显著,这主要得益于技术升级的确定性以及业绩兑现的阶段性验证。永赢基金则指出,欧美光模块厂商虽起步较早,但后续更多转向芯片研发,CPO生产端产能逐渐向中国转移。同时,国内光模块厂商凭借劳动力成本等优势,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份额突破,业绩持续超预期。

永赢基金进一步预判,CPO行业目前正处于验证试产阶段,预计2025-2026年为关键验证和初步量产期,2027-2028年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2029年之后将全面渗透市场。这一预期为行业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在下半年业绩领先的基金经理中,投资风格各异。有的基金经理选择“从一而终”,坚守相关板块;有的则勇于“认错”,及时调整策略。例如,中航机遇领航基金自成立以来,“易中天”组合几乎从未跌出其前十大重仓股,该基金年内表现优异,上半年上涨20%,下半年至今涨幅超过97%。

相比之下,财通基金的金梓才则经历了从减持到重新买入的转变。一季度内,他基于对美国经济现状和北美算力投资风险的判断,选择了减持“易中天”组合。然而,二季度内,他观察到海外巨头AI模型研发及其资本开支持续加码,大模型用户数和Tokens出现“几何级”高速增长,于是大幅调仓,重新买回“易中天”三只个股。他所管理的多只产品在下半年已取得超九成的涨幅。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永赢基金的胡泽身上。他管理的永赢高端制造基金截至今年一季度末的持仓风格与算力股大相径庭,但在二季度内迅速转向“易中天”以及胜宏科技等算力相关股,取得了显著业绩。

然而,随着个股批量翻倍,已有基金经理开始提示光模块板块的风险。有公募人士指出,当前不少翻倍基金的重仓股市盈率已处于历史高位,短期回调风险不容忽视。行业轮动频繁,若所持赛道进入调整期,产品业绩波动将更加剧烈。同时,部分翻倍基金在规模迅速扩张后,配置难度增加,重仓股调整空间受限,可能对未来操作灵活性形成约束。

东吴基金的陈伟斌认为,光模块板块中长期看仍可能有估值上行空间,但最猛烈的“主升浪”阶段或已结束,行情将大概率转入横盘震荡。相比之下,华宝基金的钟奇则较为乐观,他认为虽然板块短期涨幅较大,但未来几年行业复合增长率预计维持高位,头部企业业绩兑现能力强,当前估值与未来业绩增长潜力基本匹配,仍处合理区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