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贝特瑞:15年稳坐全球负极龙头,提价降本拓市场破局前行

   时间:2025-09-21 22:49:15 来源:小AI编辑:快讯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当公众视线聚焦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与整车领域的头部企业时,锂电产业链上游的“隐形冠军”正以低调姿态崛起,深圳锂电“四剑客”——科达利、新宙邦、星源材质、贝特瑞便是典型代表。它们凭借技术突破打破日韩企业垄断,完成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其中贝特瑞的发展轨迹尤为引人注目。

作为中国宝安旗下企业,贝特瑞与知名药企马应龙同属一个集团,但其在锂电负极材料领域的成就更为突出。2000年成立的贝特瑞,仅用6年时间便登顶国内负极材料市占率榜首,2010年超越日本企业成为全球出货量冠军,并连续15年保持领先地位。然而,这家行业龙头近期正面临“量升价减”的困境。

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贝特瑞负极材料出货量超26万吨,同比增长32.83%;正极材料出货量超1万吨,同比增长4.3%。但两种材料平均售价均出现下滑,负极材料单价从2024年上半年的2.57万元/吨降至2.34万元/吨,每吨减少2300元。这直接导致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3.39亿元,同比骤降273.01%,净利润连续两年半下滑,尽管营收同比增长11.36%至78.38亿元。

这种困境并非贝特瑞独有,而是行业产能过剩的缩影。近年来,正负极材料扩产速度远超市场需求,叠加原材料价格下跌,产品价格持续走低。面对挑战,贝特瑞推出“提价、降本、拓市场”三重策略,试图突破瓶颈。

在技术升级方面,贝特瑞将研发重心转向固态电池所需的硅基负极材料。这一布局始于2006年,远早于固态电池成为行业热点。如今,公司已开发出首款匹配全固态电池的锂碳复合负极材料,并构建覆盖正极、负极、电解质的完整技术体系。5月13日发布的“贝安FLEX系列”半固态电池及“贝安GUARD系列”全固态电池材料解决方案,进一步巩固其技术领先地位。过去十年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达104亿元,占营收比重4.6%,为技术突破提供坚实支撑。

成本控制层面,贝特瑞通过一体化布局实现降本增效。在负极材料领域,天然石墨业务构建从矿山开采到成品制造的全链条管控体系,人造石墨业务则形成“焦原料-石墨化-包覆碳化”一体化生产模式。正极材料领域,公司聚焦低钴、高能量密度三元材料,打造“资源-回收-正极”循环生态。2025年上半年,其负极材料业务毛利率达25.6%,高于同行杉杉股份的21.3%和中科电气的20.8%。

市场拓展方面,贝特瑞加速全球化布局。作为中国负极材料行业首家出海企业,其印尼工厂年产8万吨项目于2024年8月投产,目前已实现满产满销,填补当地产业空白。针对欧洲市场,公司选择在摩洛哥建设产能,凭借地理位置优势辐射欧洲、中东及非洲市场。这种布局不仅扩大市场覆盖,还强化供应链韧性,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尽管当前挑战犹存,但贝特瑞通过技术革新、成本优化和全球化布局展现出的应变能力,凸显其作为行业龙头的韧性。在锂电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这家企业的转型之路或将为行业提供有益借鉴。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