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资源储备最为丰沛的国家之一,俄罗斯的能源版图正经历深刻变革。其已探明资源储量占全球总量的21%,总价值达300万亿美元,其中仅探明部分就高达30万亿美元,远超美国的10万亿美元和中国的5万亿美元。在天然气领域,俄罗斯以全球最庞大的储备量成为唯一实现完全自给的国家,而欧洲大陆因矿产资源相对匮乏,长期以来高度依赖俄罗斯的能源供应。
俄欧能源贸易的百年纽带在2022年2月被彻底撕裂。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国家发起多轮制裁,欧盟连续推出十轮措施,最终切断与俄罗斯的能源联系。这一转变导致俄罗斯每年损失超过1500亿立方米的欧洲天然气市场,2023年欧盟从俄进口量骤降至540亿立方米,仅占总进口量的18%。为填补缺口,欧盟每月需额外支出150亿欧元从挪威、美国等地采购能源,直接推高企业生产成本和民生开支。德国等高度依赖俄气的国家通胀率一度飙升至7.9%,制造业竞争力遭受重创。
面对西方市场的萎缩,俄罗斯迅速调整战略方向,将能源出口重心转向亚洲。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超出预期,成为俄罗斯能源转型的关键支点。2023年博鳌论坛上,俄气公司董事长明确表示中俄天然气合作进入快车道。双方不仅将年供应量提升至380亿立方米,还追加100亿立方米供应协议,并就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的新管道项目展开谈判。2025年通过蒙古的新增供应将使年输气量再增50亿立方米,前8个月俄罗斯对华天然气出口同比增长28%,中国已跃升为俄罗斯第三大天然气买家,占比达22%。
石油贸易领域同样呈现爆发式增长。2023年初俄罗斯对华原油出口同比增长20%,重新夺回中国最大石油供应国地位。2024年对华石油出口突破1亿吨,2025年虽略有下降但仍保持高位。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能源贸易占据主要份额,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0亿美元。这种合作不仅限于天然气,还涵盖石油、煤炭等多个领域,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等重大项目的推进,标志着两国能源合作进入全新阶段。
欧洲能源市场则陷入持续动荡。失去俄罗斯廉价能源后,欧盟不得不以高价采购替代能源,尽管仍从俄罗斯管道气中获得58亿欧元收入,但整体供应不确定性显著增加。随着俄乌过境协议到期,匈牙利、斯洛伐克等国将面临更大冲击。与此同时,中国在进口俄罗斯低价能源的同时,还向欧洲出口替代能源产品,形成独特的能源贸易循环。在全球能源市场剧烈波动的背景下,中俄能源伙伴关系正在重塑世界能源贸易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