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皖企创新样本:从绿水青山到智造高地,解码安徽产业升级新路径

   时间:2025-09-18 09:21:50 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长江奔涌,淮水东流。在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崛起的战略叠加下,安徽这片兼具历史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土地,正以科技创新为支点撬动产业升级。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至2024年间,安徽规上工业营收从3.8万亿元增至5.49万亿元,全国排名从第12位跃升至第6位,区域创新能力连续13年稳居全国第一梯队。

量子信息、聚变能源、深空探测三大前沿领域的技术突破,成为安徽科创版图的璀璨明珠。而传统产业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则让制造业焕发新生。调研组深入合肥、芜湖、黄山等地,在实验室与生产线之间,捕捉到四个极具代表性的转型样本。

江汽集团与华为合作的尊界超级工厂,正演绎着跨界融合的“速度与激情”。这座今年6月投产的智能工厂内,自动化AGV小车精准穿梭,柔性生产线可实现15种车身颜色快速切换。江汽集团董事长项兴初坦言:“我们要让电动化、智能化技术真正‘为我所用’,通过原子级质量管理重塑制造体系。”这场由传统车企发起的智能化革命,正在重新定义汽车制造的边界。

在水泥行业,海螺水泥的转型路径同样引人注目。这家从山区单体工厂起步的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运作与数字化转型,成功跻身世界500强。总经理虞水将经验总结为“坚守主业与持续创新”的双重驱动:“在行业低谷期,我们通过数字化升级优化成本,通过多元化延伸拓展市场,最终实现了逆势增长。”

铜加工领域的楚江新材,则走出了一条“内生外延”的特色道路。连续25年保持规模增长的背后,是三次精准并购与核心技术攻关的双重支撑。董事长姜纯透露:“我们始终聚焦铜加工主业,但将产业链延伸至核聚变、具身智能机器人等前沿领域,让传统产业焕发新活力。”目前,这家民企的年营收已突破500亿元。

黄山脚下的永新股份,用21年连续分红、业绩增长十倍的成绩单,诠释了“从无到有”的创业哲学。作为软包装行业龙头,董事长江蕾强调:“地处山区的企业更要主动突围,通过国际化布局与智能制造提升竞争力。”目前,该公司正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计划通过技术升级与产业并购巩固行业地位。

资本市场“安徽板块”的崛起,为区域经济注入强劲动能。Choice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安徽186家A股上市公司中,152家实现盈利,占比达81.72%,合计营收7220.84亿元。从“规模扩张”到“质效提升”,从“传统制造”到“智能智造”,上市皖企正以“徽骆驼”般的坚韧精神,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