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旗下自媒体矩阵:

茅台酒四十年:价格波动背后,映射消费变迁与周期轮回新起点

   时间:2025-09-18 06:05:00 来源:新浪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IP:北京 发表评论无障碍通道
 

消费市场的微妙变化,往往藏在价格与需求的博弈中。当消费者在超市空手而归时,未必是缺乏需求,更多时候是价格尚未触及心理预期——这种动态平衡,同样在高端白酒市场悄然上演。

茅台酒的市场轨迹,正经历新一轮调整。华创证券最新研报指出,中秋消费旺季前,茅台终端动销呈现显著回暖迹象,渠道信心逐步恢复。这一判断与一线市场反馈形成呼应:某一线城市经销商透露,近期价格已接近真实需求者的心理阈值,部分客户采取"随用随取"模式,库存周转效率明显提升。

消费代际的迁移规律,在烈酒市场呈现出惊人相似性。日本国立酿造研究所2016年数据显示,30岁后烈酒消费渗透率骤增,这一特征与中国市场高度吻合。Ipsos《2019白酒白皮书》进一步证实,中日两国消费者在步入而立之年后,对高度酒的接受度呈现跨越式增长。这种代际消费特征,为茅台的市场定位提供了跨文化参照。

日本烈酒市场的历史曲线颇具启示意义。上世纪八十年代至本世纪初,日本烈酒消费量经历近30年下滑后,于2009年迎来销量拐点,价格体系则在此前20年保持稳定。这种"量价时空错位"现象,与茅台当前面临的淡旺季分化形成有趣对照——当前市场并非需求萎缩,而是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度显著提升。

价格波动始终是市场调整的核心杠杆。历史数据显示,茅台零售价与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值,在1988年、2011年两次出现剧烈波动。1988年价格管制放开后,茅台零售价短期内暴涨,次年因宏观紧缩政策引发价格腰斩;2011年价格突破两千元后,又在两年内跌破千元关口。这些波动周期均与宏观经济政策、货币供应量变化高度同步。

当前调整周期呈现出新特征。茅台集团总经理王莉在市场调研中指出,8月以来终端动销环比改善显著,市场态势持续向好。这种回暖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信心修复形成共振。相较于历史上的快速调整,本轮周期更显温和,价格区间已逐步接近均衡点。

从商品中心到消费者中心的转型,正在重塑白酒行业生态。茅台集团董事长张德芹在半年市场工作会上强调,行业正从产品供给转向"商品+服务"模式。这种转变在终端市场已有体现:经销商不再追求库存堆积,而是转向精准匹配即时需求;消费者则展现出更强的价格谈判能力,推动市场向理性区间回归。

货币周期与消费心理的交织作用,持续塑造着高端白酒的市场格局。2015年货币供应量突破10%后,茅台开启长达数年的价格上行周期;而2021年房地产调控引发的货币环境变化,则推动市场进入新调整阶段。这种周期律背后,是居民购买力、资产配置偏好与消费观念的深层变革。

 
 
 
更多>同类资讯
全站最新
热门内容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争议稿件处理  |  English Version